“萬事如意”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而實際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尤其是一些很難實現甚至不可能實現的愿望,一味執著的話,會讓人過得不快樂。如果能放下不切實際的妄想,或許能給幸福人生加分。
幻想一:事事要求完美。如果要你說出一個全然完美的人,你會發現,根本找不到這樣的人。無論怎么努力,都沒有人能做到完美。即使是世上最有錢、最有智慧的人,也每天都會犯錯誤。相比于糾結是否完美,更重要的是在發現和改正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用“每天收獲一點點”去代替“每天都完美”的愿望,會活得輕松、積極一些。
幻想二:避免所有沖突。如果你是那種想盡一切辦法避免所有沖突的人,那可能會白費力氣。社會上,競爭無處不在,利益之爭無法逃避;每個人經歷、信念不一樣,觀點之爭難以避免;誰都有負面情緒上頭的時候,遇到自己或他人情緒爆發是常有的事……如果希望這一切都不發生,那么你會過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面對沖突,不能一直后退,要學著適應并懂得堅守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權益。總是想把沖突控制在最低限度,那是沒有為自己著想。
幻想三:希望處處公平。生活從來就沒有百分百的公平,要接受這個事實。遇到不公,能改變的要積極行動和發聲,維護心中的正義;如果無力為之,不妨帶著這份遺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處改善。一直糾結不公會讓自己常常憤懣不平,看不到生活的積極面。另外,在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待遇時,也要想到,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好事和壞事。你認為過得很好的人,也許正經歷著糟糕的事。
幻想四:所有人能懂我。許多人感到委屈、孤獨的根源,是對他人的要求太高了。很多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卻要求別人都理解你的想法,這種妄想會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人際隔閡。人與人的相遇皆是緣分,珍惜和維系這份關系,雙方都要努力,盡量互相溫暖而不是一味索取。不要玩“讀心”的游戲,這不是你朋友、親人的責任。只有把想法真誠地表達出來,才能加深彼此了解,不僅減少人際糾葛,也能讓問題更有效地得到解決。
幻想五:大家都喜歡我。我們的自我觀感很大一部分來自他人的評價,如果人人都夸我,我自然覺得自己很棒。然而事實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你。如何看待不滿意自己的人,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幸福體驗。有些人只在意外界的負面評價,把別人的不滿意看得太重,自信必然受打擊;而有的人,看到指責的同時,更珍視別人對自己的支持和欣賞,其內核就會更穩定些,自我和生活滿意度都會更高。他人的批評建議需要聽,但其實也沒那么重要。而且,有些不滿,不是因為“你不好”“你錯了”,而是因為“你們不一樣”。
幻想六: 一切如我所愿。“決定好一天怎么過,然后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這是特別理想的生活狀態。但是,人生充滿了意外。不論是工作上突如其來的任務、休閑日陌生人猝不及防的打擾或是讓你措手不及的家庭事故,很多事你根本無法掌控。對“按部就班”過于執著,會讓你忍受不了一點變故而時常陷入焦慮,甚至情緒崩潰。意外總在發生,事物總在變化。面對生活,我們需要有靈活處世的技能,也要培養接納一切的心態。
幻想七:可以改變別人。出于“掌控局面”的本能,我們時常會下意識地“教”別人應該怎么做,讓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設定來行事,否則別人就是“不懂事”“沒規矩”“走錯路”。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并非只有你的方式才是對的。讓全部人都聽你的、徹底改變他人,是一種妄想。網絡上有句很流行的話,叫“管好你自己”。當你忍不住“教育”人的時候,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才是多管閑事的那個?尤其是在親密關系和上下級關系中,其實可以多給予他人一些信任,相信別人有自己成事的一套方法,這樣要控制和煩惱的事就少了很多,生活也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