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談康養產業,不要動輒往康養旅游上靠。社區康養、居家養老才是康養產業的第一空間與形式。即便是換一個空間康養,也不是康養旅游,非小住一段時日不足以解決康養實質問題,是謂康養旅居或度假。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以及人口和勞動力結構都出現了重要變化,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勞動人口不斷減少,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未來十年,老齡人口仍會不斷增長,康養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
01 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未來十年,我國老齡人口的增長趨勢。以建國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為基礎數據,設定數據模型,對未來10年,2019年-2028年我國老齡人口的增長趨勢進行預測,呈現近三年增速快速下降,緊接著在2022年迎來老齡增長的拐點,自2022年開始,我國進入老齡人口持續高速增長時期,其增長數量將遠超過2013-2018年的增長速度。
過去五年經濟和消費能力發展情況。2013年至2018年,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年均增長率為7.0%,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間,同時也是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變的時期,2017年增長6.8%,2018年增長6.6%,2019年上半年增長6.3%,經濟增長速度趨緩,逐漸轉向高質量發展。可支配收入增長和居民消費水平增長,表明消費能力的同步增長。雖然未來十年,經濟增長不會像前五年那樣高速,但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高品質的服務,這將給康養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中等收入人群增加帶來的發展機遇。目前,大部分康養項目的定位,多數是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為目標客群,所以中等收入人群的數量,將對這些康養項目產生直接的影響。目前,我們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大概有4億人,還有10億左右的人口他們的收入水平低于這個標準。如果這個群體達到8-9億,這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這也是未來康養產業發展的經濟基礎。
人口基數大,將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我們人口多、市場大,這對商業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全球的互聯網公司排在前十位的只來自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中國。很重要的原因,人口多、市場大,它有利于形成商業模式,比如說某一個養老產品只有1%的人是你的用戶,在中國就有100-200萬人,每人每年1萬元,就能形成一家100-200億規模的公司,這樣容易形成規模經濟,這個業務模式就能夠轉得起來。
02 消費性服務成為主導
由服務性消費和生產性服務業構成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下一步消費結構升級所帶動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新的主導產業。
服務性消費主要包括醫療、教育、文化、娛樂、養老、旅游等,已進入快速生長期。從全國來講,現在服務性消費的比重已經接近一半,在一線城市已經超過了一半??叼B作為服務性消費的重要內容,目前還面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但目前為止,養老多數時間,還是作為民生事業來發展,在產業發展方向支持政策非常少,今年國家發改委推動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是最大的一個支持養老企業發展的政策,但一年僅14億,相比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人均不足10元。期待政府能夠出臺更多的將養老服務業作為朝陽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稅收、金融等各個方面的政策,同時需要針對養老產業的發展,降低基礎制度性成本。
康養服務消費是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需要重點解決三個問題:1、養老服務業作為產業發展的具體支持政策;2、構建中國特色的養老消費支付體系,并著手培育市場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消費習慣;3、要放寬準入、鼓勵競爭,對各類企業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公平競爭,而不是鼓勵央企、國企等國有資源過多參與提供市場化的養老服務,國家資源和公共資源應優先用于保障兜底的養老服務和重點支持民生福祉的養老事業的發展,而將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更多的交由社會和市場來提供,這樣不僅能夠保障養老事業發展的投入和服務質量,又能夠快速發展高品質的養老服務,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業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由政府主導提供的養老服務,相對較為靠譜,但效率低下,成本較高,而在政策指導下,由市場提供的養老服務,需要規范,但效率非常高,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市場化才能提供足夠多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所以期待加強對市場化、對康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03 康養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康養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首先應該在主要的經濟區域發展,然后才會帶動全國發展,我們要重點關注當前和未來十年國家重點發展的區域。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對未來區域的發展,黨中央和國務院已經有了明確的指示,我們只需要按這個去落實就可以了。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等均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后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包括我們講的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這些事情70%以上都會出現在這些大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我們講的中等收入群體要倍增,那么增加的四、五億人大部分也會出現在這個范圍之內。在大都市圈這個鄉村的范圍之內,應該是農民要進城,城里邊人也可以下鄉,城鄉居民應該是宜城則城,宜鄉則鄉。
綜上,未來康養項目發展布局,將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七大城市群為核心,基于綠色發展理念,來構建康養產業的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