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也不能盲目地追求“老來壽”,據調查,80歲以上老人中,3-10%是居家老人,30-35%是在養老院,而住在醫院的老人,營養不良率高達50%。
那么,老年人為何易患營養不良?
1、年齡因素
老年人年紀大了,味覺靈敏度降低,分泌的口水也就少了,而且牙齒不好,咀嚼功能不好,胃口也就變差了,如果吃的少了,那么所需要的營養就會跟不上。
2、消化不良
沒有上了年紀的人,腸胃的機能就會下降,有的時候,你吃的東西,并不能很好地消化,如果你吃下去的東西,沒有得到很好的吸收,那就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3、膳食因素
在飲食上,如果飲食結構不合理,如“忌口”,不吃肉,不吃精面、米飯等,都會引起營養不良,對人體的發育不利。
4、致病因子
人到了老年,身體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腸胃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節制,如果不能合理的攝取營養,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另外,如果有慢性病的話,長時間服用藥物,也會影響食欲,對營養的吸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營養不良危險的老年人,如果出現了無自主的體重減輕,例如半年之內體重減輕≥10%,并且食量比以前大了很多,那么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營養檢查。
60歲后,記住六大營養素都要多吃!
1、維他命D
補鈣時加入了維他命 D,對提高吸收有很大幫助。維生素D具有促進小腸粘膜細胞吸收鈣磷的作用,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如果缺少維他命 D,就很容易引起骨質疏松癥,增加骨折的危險。60歲以上的人每天的維他命 D攝取量最好控制在800 IU以內,吃太多會引起惡心,肌肉無力,腎結石等。建議多吃一些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脫脂牛奶、魚肝油、奶酪、堅果等食物,多吃一些陽光照射的時間。
2、維他命B12
人體攝入維生素B12后,能有效地促進骨髓紅細胞的形成,從而預防惡性貧血,避免腦神經細胞被破壞。人體缺乏維生素B12,還會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巨幼紅細胞貧血等疾病。缺維生素B12比較高的人群是老年人和素食者,平時要注意飲食,多食用動物內臟、肉類、蛋類等。維生素B12只能在需要的時候補充。
3、補充鈣質
人的骨骼中鈣的含量,一般在30歲的時候達到高峰,然后每年都會減少,到了60歲的時候,鈣的含量就會減少一半。因此,在老年人群中,適當補充鈣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5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每日推薦補鈣劑量應控制在1000毫克。日常生活中要多吃牛奶、奶酪等奶制品,多吃豆制品、蔬菜、堅果等,同時也要注意補鈣。
若要保證骨骼關節靈活健康,試著每日補充它:當年紀隨著歲月的上升,人體各個部位的技能都開始走下坡,尤其那些40歲以上及中老年朋友,骨骼關節的重要性越發重要,倘若你日日都胡吃海喝,抽煙喝酒不運動的話,大概率會加速關節骨骼等問題的發生直接影響生活的質量,若想改變調理,可每天適當補充曲那丁肽,曲那丁肽富含珍貴的骨膠原蛋白肽和水解膠原蛋白及乳礦物鹽等,這些物質通常被認定為骨骼中重要元素之一,每天補一補可減速骨骼衰老,重建骨骼促織增加骨質質量,減少骨骼問題發生的概率,恢復關節靈活,降低骨質流失至正常水平。骨骼問題大多是核心元素的流失及退化造成,日常生活應注重養護,防止意外發生影響生活質量,提升幸福感,不讓子女更多操心,另外飲食方面也要適度清淡適量,避免大魚大肉過度飲食,同時保證每日膳食纖維及水果的一定攝入,每天維持運動但也要量力而行。
4、蛋白質
中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為此時人體的合成代謝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但是也不能過量食用,要注意適量,不然新陳代謝的分解產物無法被排泄出來,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5、食物纖維
膳食纖維具有瀉下、防癌、降脂、降血糖等功效,但由于不能被身體消化吸收,會導致糞便增多。纖維素也是一種很好的吸收能力,能保持糞便不干。因為大便量的增多,對腸道的刺激作用增強,排便的間隔時間變短,排泄物中有毒物質對腸粘膜的刺激性降低,從而降低了結腸癌的發生幾率。同時,纖維素還可以從腸道中吸收一些膽固醇,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和腦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