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研究院(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GWI)日前發布了《健康政策工具包:旅游中的康養》報告,為政府、旅游行業等利益相關者提供將康養融入旅游方方面面的建議。該報告旨在將單純的康養旅游概念拓展至旅游市場整體,因此并未側重于開發豪華水療度假村和吸引高消費游客等戰略,而是針對如何提高游客在目的地的體驗質量,同時改善當地居民和目的地本身福祉,提供涵蓋康養旅游、可持續和盡責旅游、公平康養、生活質量、場所營造和場所管理的策略建議,供酒店、旅游推廣、目的地管理、經濟發展、爭取勞工及社區利益、文化遺產和環境保護等各領域的從業者參考實踐。
報告指出,康養旅游業目前未能為游客和目的地帶來更廣泛的好處,主要有六個癥結,而它們各自有政策行動上的解決方案。
首先,許多企業、政府、社區和游客對于康養旅游及其潛力的理解,非常狹隘。因此,應有擴大康養旅游觸及范圍和影響力的政策行動。
其次,康養旅游產品相對于目的地的消費者、企業和社區,往往是孤立的。因此,應有將康養旅游經濟與當地總體經濟相結合的政策行動。
再次,很多努力改善他人健康狀況的人,自己卻并不健康。就這一點,應有改善旅游從業者健康水平的政策行動。
第四,包括康養旅游在內的旅游經濟,往往會損害到目的地及當地社區的利益。因此,應有將公平和可持續性納入康養旅游發展和管理方向的政策行動。
第五,康養行業發展迅猛,政府政策的步伐難以跟上。就此,政府需提出不斷更新康養市場知識和法規的政策行動,來支持康養旅游的發展。
第六,科技在旅游當中無處不在,但并不一定能從各方面都改善游客的健康或體驗。因此,應有確保科技確實能提升游客健康的政策行動。
全球健康研究院同時也發布了近15年的市場數據,以通過康養旅游市場的迅猛增長反映其未來市場潛力。數據顯示,全球康養旅游收入從2012年的4390億美元至2022年飆升到了6510億美元,且預計至2027年還將翻一番以上,達到1.4萬億美元。全球康養旅游人次則從2012年的5.24億增長到了2022年的8.19億,預計至2027年將達到16億3000萬,在旅游市場總體的占比從2012年的5.8%上升到2022年的7.75%,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8.3%。
全球健康研究所高級研究員Ophelia Yeung表示,康養旅游行業與康養游客都不能脫離實際、單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想在康養旅游領域長遠成功發展,就應該更加注重目的地的健康水平,其中也包括當地的康養基礎設施以及居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