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雖然標志著秋季的開始,但此時距離三伏天結束還有10天。大家都期盼的“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時光,恐怕還未到來。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質疏松研究所所長黃宏興教授提醒:三暑夾立秋,不急貼秋膘。
處于小暑、大暑和處暑之中的立秋,仍有三伏暑熱猖狂。此時養生,有2宜2忌:宜滋陰斂陽,忌大補貼秋膘。宜運動補陽,忌耗散受涼。簡單地說,就是既不能急著大補貼秋膘,也不能完全“收斂”起來,要適當運動曬太陽溫陽補肺。
苦夏仍未完,勿急貼秋膘
三伏未過,苦夏未完。雖是立秋,連日高溫仍有暑熱發威。所謂“三暑夾立秋”,黃宏興教授提醒,立秋時節仍處三伏暑熱,即便面臨夏秋換季,也要防止暑熱猖狂,此時一方面要注意滋陰斂陽防秋燥,另一方面,也不可急于秋冬進補“貼秋膘”。
中醫理論認為,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內斂,因此人也容易倦怠乏力。此時養生時要注意滋陰斂陽、清熱祛濕,同時調補肺脾腎。
即便暑熱,也不要因貪涼而多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而應多吃熟食和溫軟之物,可以少食多餐,適當多吃些酸性食物,如蘋果、橘子、獼猴桃、白蘿卜、白梨等以滋陰斂肺,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可以常吃銀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等養陰生津。最簡單的方法,是時不時在粳米粥中輪換搭配山楂、鴨梨、杏仁或橘皮等來健脾養胃。
奧運風大熱,運動防大汗
當下奧運進行得如火如荼,大家的運動熱情都被點燃。加上暑假來臨,運動鍛煉計劃也被提上日程。黃宏興表示,立秋時適當多曬太陽多運動,不僅能運動補陽,還能預防骨質疏松。因此三伏曬背或每日曬太陽仍可堅持,但要注意時間段,預防中暑和曬傷。
立秋后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只是?暑熱天氣下運動,?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控制運動強度,及時?科學補水。推薦散步、快走、慢跑、?瑜伽、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不僅能幫助減重,?緩解壓力,?還能提高心肺功能與身體協調性,預防骨質疏松。但要注意避免過于劇烈運動帶來大汗淋漓,耗散元氣。
運動后的“冷身”與運動前“熱身”同樣重要。?謹記高強度運動后,不要立即洗澡,或不擦干汗就鉆進空調房,以免在皮膚腠理大開時,被風寒入侵。此時的正確做法是通過拉伸幫助身體慢慢降溫,肌肉恢復彈性,待身體冷卻后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