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
秋季氣候干燥,容易傷害臟腑的津液和衛氣,導致咳嗽、咽干、食欲下降、腹脹腹瀉、皮膚干燥等。
因此,秋季調養脾胃顯得尤為重要,并且適量食用滋陰潤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有助于補養脾胃,促進脾胃運化。
先看一個門診案例:
李女士今年50歲,入秋后總是覺得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總是頭暈乏力、精神狀態大不如前。
李女士舌苔厚膩、脈象沉細,結合中醫辨證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
針對李女士的病癥,調理原則要以健脾胃、補氣血、生津液為主。
藥補不如食欲,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食物中把脾胃補起來!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3種在秋季容易被忽視的食物,多吃能補足人體缺乏的營養,比吃肉更補氣。
1、滋陰潤燥——蓮藕
秋后空氣干燥,可以多吃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建議蓮藕排骨燉湯:不僅健脾開胃,而且很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進行滋補養生。
2、生津補肺——杏仁
秋季容易被秋燥耗傷津液,因此秋季要潤燥補肺,首選杏仁,潤肺、止咳、生津。
推薦杏仁薏米粥:可以滋養緩和,對干咳無痰、肺虛久咳有改善作用。
3、養陰益氣——山藥
秋后要注重養肺益氣,山藥可以藥食兩用,不燥不膩,有利于消化吸收。
推薦山藥豬肺湯:兩者結合不僅清虛熱,還能潤燥不上火,咳嗽腹瀉都沒了。
隨著氣候變化和身體的自然反應,我們一定要順應時節調養脾胃,但秋季在飲食上也有注意事項:
少辛多酸:減少辛辣食物,適當多食酸味,以養肝氣。
溫補為宜:秋季陰氣漸長,飲食避免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均衡飲食: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適量吃滋陰潤燥、養陰生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