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身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對養生的定義主要就是養身,其實這是相當狹隘且片面的理解。
他們認為只要把身體養好,能夠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保持身體健康就是所謂的養生。
于是他們十分注重飲食,每天參加體育鍛煉,努力使身體素質達到更好的狀態。
然而真正的養生,指的是全面的身心健康,不只是外在的身體方面,還包括內在的心理方面。
養身只是養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點。不過在當前食品安全情況下,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近期食品添加劑的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引起廣大網友們的重視,我們要警惕提防此類物質。
很多外賣都不健康,因此盡量在家里做飯,至少能夠保證吃得安全衛生干凈。
只要在運動和飲食等方面加強管理,基本上就能做好養身,接下來就是更為重要的養心養性。
2.養心
張阿姨非常注重養生,對吃什么、吃多少、做哪些運動、運動時間多少等問題,自己都研究得清清楚楚。
不過張阿姨經常為了準備健康的食物而忙個不停,害怕吃錯一頓飯而影響健康,每天陷入不安和焦慮當中。
一邊養生一邊擔心,雖然吃得健康,卻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擔,結果反而因小失大,越養生越糟糕。
其實與養生相比起來,張阿姨更加應該注意養心才對,就是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暢。
張阿姨沒有必要過分苛求自己,不應該那么較真,精打細算只能增加自己的負擔。
很多事情不必追求完美,即便馬馬虎虎,也不會產生多大影響,這時完全可以適當放水。
另外遇到著急上火的人或事時,自己也要學會調整心態,該放下就放下,該看開就看開。
養心就是讓自己達到心理平衡狀態,遇事不急躁不緊張,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3.養性
所謂養性,指的是在性格、氣質、文化和素養等方面的修行,是培養鍛煉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養性?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個善良的人,多行善事,對別人溫柔以待,這樣才會善有善報。
其次做個懂得感恩的人,誰對自己好、誰幫過自己,都要牢記于心,有機會報答就要報答。
第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書法繪畫養花養草,這些都能陶冶自己的性情。
最后是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文化涵養,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養性就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養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我們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