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流逝不可避免會帶來傷痛。年青時候那些光鮮的希望,年紀一大則變得晦暗無色,人生的不如意越來越多。人老了,未來不再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就在昨天,一切問題還顯得遙不可及。”1965年Paul McCartney傷感地唱到,那年他才23歲。
如果說時間是個魔鬼,那年齡就是個復雜的話題——人越老,這問題就越復雜。人們對老年的態度雖各有不同,但差不多都有對死亡的害怕。“你可真是一點都沒變呢!”這是人人都想聽到的恭維話,癡想著時光悄悄流逝,沒有留下絲毫的痕跡。
那優雅的變老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優雅地變老呢?這些問題就是來自倫敦大學的心理學教授Lynne Segal的這本頗具思想深度的新書《時日不多》的中心內容。
作家也為自己的上了年紀而擔憂,也知道文化上對老年人就有很多的偏見(沒幾個形容詞象“你這個又丑又老的女人”聯起來說得這么順溜了),她研究了很多文學,心理,社會學以及詩歌作品,希望能“找到既能正確認識老年人真正的滄桑和不易又能肯定人老了也有其尊嚴,也總是有其優雅之處或甚至是其可喜之處的方法。”
人變老了,卻沒幾人能察覺到自己的年齡,這怕是變老最奇怪的地方——這種心理與實際的錯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寫這本書時,作家已是六十大幾的人,但她還是驚嘆于不知道怎的總是覺得年齡和那個內心的自己對不上號。作家說“這幾十年來,我一路跌跌撞撞往前過,還會在支票上簽錯日期。”
基本上心里還想著自己這是到底多大了呢。有這想法的不只她一人。2009年對美國人的一項調查中,過了五十的人都說他們覺得自己比實足年齡要年青到至少10歲,很多過了65的人則說他們感覺自己只有45歲左右而已。“你也老大不小了”英國作家Will Self寫到,“說這話會讓你一下子如夢初醒。”
現在受這種奇怪的自我覺知影響的人很多。20世紀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增長了30年。美國2013年超過65歲的人就有四千萬,據估計這一數據到2030年會翻一番,達到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社會老年化只會增加全社會對老年人的反感,作家Segalp寫到。現在的這些老年人他們出生時,國家富有,現在年紀大了又有養老金養老,要不是他們的話,這些資源不都是年輕人的嗎?
有些政客,比方說保守黨的議員David Willetts,就指責說之前的經濟發展不良哪兒來的呀,不就是那些二戰時出生的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控制著選舉才導致的。Segal在書中寫到,這種“讓一代人成為替罪羊”的趨勢,就是分散選民的注意力,讓他們注意不到社會政策以及公司金融無人監管這些真正問題。
但這本書可不是來談政策的。它真正寫的是變老會是什么樣子,書寫的曲折跌宕,充滿了抒情的色彩,偶爾也寫的有點亂。自己雖有女權主義的觀點,但并不曾就因此真正準備好面對變老這個尷尬的局面,這讓作者很驚訝。自己年青的時候,看到人一些想要年輕漂亮,很容易就心生鄙夷,作家坦承。現在呢人老了自己覺得更可能被人所忽視了,這種鄙夷之心反到沒那么強烈了。
的確是這樣,一直以來,上了年紀的女人都是被罵的對象,從丑八婆,到神話里的母夜叉,再到中世紀時候的女巫(一般都是那種年紀大的一人單過的老寡婦)。就是現在老年人也可以上電視,但光輝形象還不都是男人的,盡管許多醫療手段都可以緩解一些雄風不再產生的焦慮,變老對男人來說也不好過。正如Philip Larkin 在詩歌“老混蛋”中寫的“他們為什么不恕吼了?”
73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Doris Lessing 如此說到,“人老了,可與人語的一個大秘密就是,你只是肉身有了變化,但你其實什么都沒變。”其產生的結果讓人困惑,她解釋說——現在她已經94了,這種困惑肯定一點不少。老年了往往會孤獨和悲傷,但也會對所有事物如白駒過隙般稍縱即逝有了更深的理解——這并不只是種沮喪的想法,也可以說是很動情。
年老了,如何才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作者Segal從法國作家Simorede Beauvoir的言語中來尋找靈感。當年Simore55歲,抱怨說自己感到已經成了個邊緣人,沒人喜歡,而她意志力薄弱的情人薩特則享受著年青漂亮女人的愛慕。但十年一過,Simore又煥發了新的活力——她有了新愛,一個更年輕的“女人”——政治。
“如果說我們的老年并不是我們前生的一個荒謬惡搞版,”作家寫到,“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繼續去追求能賦予存在意義的方式”,比方說幫助他人,有自己的事業,做有創造性的工作等等。對想要享受生活的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講,這應當就是秘訣吧。
原文標題:Sunrise, sunset:A meditation on ageing
原文鏈接:https://www.economist.com/books-and-arts/2013/11/16/sunrise-sunset
譯者:sinno123
來源:譯言網
基于創作共同協議(BY-NC)在譯言整合發布
本譯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轉載請注明譯者、出處,并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鏈接。商業合作請聯系editor@yee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