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在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貴州省老年教育條例(草案)》提請審議。《條例草案》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老年教育事業的投入,并進一步細化發展規劃、管理與服務體系和教育保障措施,鼓勵社會力量、統籌相關資源辦學。這對于貴州省推動老年教育的資源供給和體系建設,提出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不僅僅是貴州,老年教育體系建設在全國已經遍地開花。自從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通過,明確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后,全國各地都積極開展推動老年教育工作建設。北京、天津、安徽、山東等省市相繼出臺了老年教育實施意見與相關條例,上海打造了中老年專屬數字化學習平臺,陜西省制作了一系列智慧助老微課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創新形式展開老年教育,已經取得了積極的工作成效,不少中老年人走進老年課堂,開啟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退休生活。
在貴州,93歲的蔣爺爺從2009年就開始在老年大學學習文學和書法課,到如今筆耕不輟已有13年,他的作品還被匯編在《銅仁市老年大學慶祝建黨100周年暨老年教育“十三五”成果作品集》中。蔣爺爺說,學習讓他的生活更有價值和樂趣,他會一直堅持下去。
不過,伴隨老齡人口的增加和教育需求的增量,老年教育區域發展失衡、體系不夠成熟、優質資源有限、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等問題逐漸顯現。今年3月,《焦點訪談》一檔“老有所樂”欄目公布的信息顯示,全國現有各類老年大學在校注冊老年學員及遠程教育注冊學員1400余萬人,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4億人,能夠接受老年教育資源的人數占比僅為5%左右。因此有人戲稱,老年大學才是中國最難上的大學。
面對這一現象,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吳玉韶曾公開表示:“在現有基礎上,老年教育下一步要做到多渠道、多形式發展,擴大增量,滿足需求。目前社區一級老年教育機構其實比重還很小。老年教育要重點向基層延伸。”他同時建議,應抓住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契機,大力發展在線老年教育,打造觸手可及的學習終端,滿足老年人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實現老年教育低成本、高速度、跨越式發展,讓更多老年人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為了進一步豐富老年教育資源,幫助更多中老年人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愿望,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千尺學堂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開設了一系列老年人喜愛的線上藝術課程。如今,最新的線上書法課已經全面上線,課程充分照顧書法基礎薄弱的用戶,從學習書法風格、研究字體結構等基礎課程開始,到執筆、運筆、用筆,每個字每一劃的臨摹和寫法,幫助中老年人從0開始認識書法藝術,逐步了解和掌握多種書法技巧。
除了系統的課程體系,千尺學堂也充分考慮到中老年用戶的學習特點,以適老化的方式展開線上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千尺學堂通過直播+社群化的雙師教學,讓中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互動、交流、溝通,不會在學習中感到孤獨和枯燥,老師也會對課后作業進行針對性點評輔導,進一步提升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
有研究表明,老年教育能夠增長見聞、陶冶情操、提升能力、拓展社交,因此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能夠獲得更高的主觀幸福感。千尺學堂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中老年人擁抱積極老齡觀,享受終身學習帶來的樂趣。未來,千尺學堂將陸續開設更多適老化的文化藝術課程,讓更多中老年人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活出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