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清晨6點,武漢市蔡甸區蓮花湖畔,75歲的陳翠珍婆婆穿著件綠馬甲,拿上喇叭就出門了。
微風拂來,湖水輕漾,蘆葦搖曳。遠處的石橋上,又出現了三個同樣綠色的身影,有的捏著垃圾鉗,有的握著鏟子,還有的拎著塑料袋。他們和陳婆婆一起,圍著蓮花湖走走停停,瞇著眼睛四處察看。
這是一支“護河志愿服務隊”,由年過六旬的退休老人們組成。
志愿服務隊巡湖途中。新華社發(王娟 攝)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清理湖邊垃圾,觀察路燈、護欄是否有損壞,以及向周邊居民宣傳安全知識。”陳婆婆說。
草叢里、角落間、石橋下,有時會藏著些紙屑、煙蒂,頭發已經花白的陳婆婆眼神卻挺好,邊邊角角的零碎垃圾一個也不放過。如果發現湖面有漂浮物,則記錄下來向社區反映,社區會安排專人進行清理。
三十多年前,蓮花湖還是一潭死水。“里面淤泥的味道很不好聞。”陳婆婆在湖畔居住多年,親眼見證了泥塘變碧湖,“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啟了湖水的治理工作,如今,空氣中再沒有臭味,水也清澈了許多。”
據了解,蓮花湖作為蔡甸區城中湖,由7個子湖組成,為修復水體,蔡甸區啟動蓮花湖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水景觀提升與水文化建設,努力打造城市水體“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象。
“現在水這么清、草這么綠,我們當然要好好守護。”志愿服務隊成員吳萬紅說。
志愿服務隊在清理垃圾。新華社發(王娟 攝)
蔡甸區蔡甸街道躍進社區工作人員葉維介紹,蓮花湖附近老舊小區聚集,退休老人多,湖邊的步道、廣場等成了老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日子過得好了,我們也想為社會做點什么,每天一早一晚巡湖兩次,保護環境守護家園人人有責嘛!”陳婆婆說。
生活環境變美了,人們素質提高了,快樂氛圍濃厚了。“一路巡湖過來,隊伍越來越壯大,大家一起聊天遛彎。”吳萬紅說,“環保、安全和志愿服務意識也在傳遞。”
等到傍晚,岸上的老人再次唱起老歌、跳起交誼舞。“銀發”志愿服務隊又將開始新一輪的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