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壽光田柳鎮(zhèn)阇黎院村,有這樣一位村支書。他是家中的孝子,伺候家里的老人細致入微,事事親為;他是村里的好書記,以孝治村,帶動村風提升,每年過節(jié)自掏腰包看望慰問老人;他還是公益路上的先鋒,每年幫扶400多個家庭和個人,共投入公益基金20萬元左右。他是第十屆“濰坊市十大孝星”王英彬,10月4日重陽節(jié),王英彬像往年一樣,帶領村干部看望村里老人,并為村里80歲以上老人購買了牛奶和大米。
家中當孝子伺候老人細致入微
王英彬25歲那年,母親得了癌癥。因為三個哥哥都在外上班,相對時間少,他就自告奮勇,不管多忙,每天都騰出時間陪伴在母親身邊。為了讓母親盡量減輕病痛,少受折磨,他在母親生病期,又是給老人按摩,又是給老人洗腳、剪指甲,陪母親聊天,直到陪母親走完最后一段時光。
用王英彬父親的話說:那一段時間,是他母親身體上最痛苦的時間,但也是心理上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因為孩子孝敬懂事,再無牽掛!
母親去世后,父親心臟不好經常住院,白天他和大哥在醫(yī)院照顧老人,晚上帶老人回家休息,因為老人喘不動氣,行動不便,王英彬便背著老人上下樓。
書記當表率以孝治村,帶動村風提升
2021年3月,王英彬高票當選田柳鎮(zhèn)阇黎院村黨支部書記,他首先想到的是“以孝治村”,以孝帶動村風提升。
每年八月十五和春節(jié)他自掏腰包約3000余元買上東西,帶領村兩委看望村里90歲老人,16人攜手壽光市彌水公益服務中心九九重陽節(jié)為76名80歲老人餃子宴,帶動志愿者為老人包上了皮薄肉多的水餃,給老人獻上了精彩的演出,并送去了每人一份雞蛋和大米。為了提升老年人娛樂活動,他還修建了三間老年活動中心。
公益路上當先鋒每年約幫扶400多個家庭和個人
2016年成立壽光市彌水公益服務中心以來,王英彬帶領志愿者,每年對15個鎮(zhèn)街道,每個鄉(xiāng)鎮(zhèn)投入1.5萬元,每年約幫扶400多個家庭和個人,共投入公益基金20萬元左右。
2017年因工作突出被成功當選壽光市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副會長,從此走上了市層面志愿服務,創(chuàng)城,交通路口執(zhí)勤,社區(qū)衛(wèi)生,養(yǎng)老中心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中都有王英彬的身影。
2018年,王英彬帶領300多個志愿者堵截上口興旺莊決堤口,上午9點到達決堤口,到下午4點他一口水沒顧上喝,飯也沒顧上吃。他還帶領志愿者捐款8.5萬元對六個鄉(xiāng)鎮(zhèn)120個受災比較重的家庭進行了幫扶。
2019年,王英彬帶領300百多個志愿者連續(xù)5天在隔離點卸車,做飯分發(fā)生活用品等公益活動。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生活軌跡。王英彬及時提出并成立“彌水公益應急防疫隊”。應急防疫隊成立后,王英彬帶領隊員們到各鎮(zhèn)、街道進行消毒。期間共捐贈消毒迷霧器80余臺,參與消殺活動60多次,并多次組織進社區(qū)為老人理發(fā)300次數(shù),贈送蔬菜、雞蛋等活動。特殊時期王英彬把個人安危置身事外,用行動詮釋什么是“公益人”。
家中好孩子、村民中的好書記公益路上的佼佼者
自小接受母親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為在生活困難時期曾受到過鄉(xiāng)鄰的幫助,始終秉承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的理念;事業(yè)取得成功后,毅然加入公益組織,投身到公益事業(yè)中,于2016年發(fā)起成立壽光市彌水公益服務中心,壽光市潤德傳統(tǒng)文化推廣中心;因工作突出,個人先后獲得“志愿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優(yōu)秀志愿者”“壽光市愛心榜樣”“感動壽光年度人物”“壽光好人”“濰坊好人”“”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彌水公益服務中心連年獲得“優(yōu)秀志愿服務組織”。
同行致遠,傳遞社會正能量。“身為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王英彬不僅自己躬身公益實踐,也用實際行動和對志愿服務的理解,傳遞著社會正能量,他的善行義舉,感動了家人和身邊朋友,引導他們主動投身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
自成立壽光市彌水公益服務中心以來,王英彬聯(lián)合壽光建材行業(yè)商家,本著弘揚慈善,奉獻愛心,扶危濟困,傳遞文明的宗旨,2017年,成立了壽光市潤德傳統(tǒng)文化推廣中心,參與了壽光市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展的孝心村建設,協(xié)調2000多名志愿者參加傳統(tǒng)文化宣講和孝心餃子宴活動。
他找人寫壽字,自費3萬元裝裱600多副,參加全市80歲的老人餃子宴約60多個村,送“壽”字和花生油、雞蛋、米、面等日用品,組織京劇團、民間藝術團等文藝團體為老人們獻上精彩演出,營造起孝老敬親的濃厚氛圍,激發(fā)帶動子女對老人的行孝轉變。從參與孝老敬老傳統(tǒng)文化以來,王英彬自費約花費15萬元有余,敬老文化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正面的引導。王英彬說,看到老人們高興,是自己最開心的事,是精神上的滿足,永遠不會覺得累。在老百姓眼中,王英彬是家中好孩子,村民的好書記,公益路上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