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鄭大爺本來以為晚年可以選擇不依靠兒女的方式,他住過養老院也請過保姆,鄭大爺并不覺得住養老院就是多丟人的事情,有一些老人認為住在養老院,就等于是養了這么多年的兒女不贍養他,是丟臉的事情。
1
鄭大爺沒有那種想法,養老院既然存在,那就是為老人準備的,自己剛好也有去養老院的需要,那就直接上養老院,鄭大爺75歲就去住了養老院,每個月5000元的開銷,沒什么可丟人的,到了晚年有什么臉面可在乎的,只要晚年有個去處就行了。在養老院里住了三年,鄭大爺覺得養老院就適合身體健康的老人居住,沒什么太大的疾病,在養老院里面住著是挺好的一件事,養老院會組織很多的活動,讓老年人聚在一起參加。
但人老了會生病,鄭大爺在養老院住了三年,這三年他的身體還算健康,在養老院住得也還算習慣吧,每天反正就參加活動,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晚年生活也挺穩定,很有規律。但老年養老難就難在會有病,鄭大爺住在養老院的第3年,突然就得病了,人老了患病,想在養老院里面高高興興地住著,其實也是很難實現的事情。
2
鄭大爺說沒病時在養老院里面住著,不管是一起住的老人,還是養老院里面的工作人員對你相對來說是友善的,是愿意跟你來往的,得病之后剛開始大家還是會對你表達關心,畢竟在一起住了三年。但是慢慢地就逐漸地遠離了大家的視線,或者到了最后,其實當你生病越來越頻繁,大家也就不愿意跟你來往,不愿意跟你接觸了,因為大多數老年人其實都很怕死的,他們就是想遠離病患,不愿意跟病人在一起了。
到了最后,是鄭大爺自己選擇離開養老院了,因為鄭大爺住的那個養老院,和他在一起的大多數老人只是把養老院當成了一個晚年娛樂的場所,并不是一個晚年治療病痛的地方。因為老年人如果在養老院里面經常患病,他也會逐漸地沒有朋友,養老院里的工作人員也未必就真的那么樂意看到經常患病的老人住在養老院里,養老院不是醫院,它和醫院還是有差別的,大多數老年人最后如果經常得病了,這病要是長久治不好,還是要回家的。
3
鄭大爺說住在養老院的那3年自己是沒什么病的,得病之后心態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比如說大多數老人在做活動,聚在一起做食物或者是鍛煉,其實他都沒有辦法參加的。到了這種時候待在養老院里,對自己來說折磨是更大的,因為會明顯地感覺到養老院好像不適合自己待了,如果不主動離開,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下去了。
離開養老院后,鄭大爺本來也是請保姆照顧自己的,但是半年的時間,請了三個保姆,最后保姆們都走掉了,別以為只要愿意花錢請保姆,人家保姆就愿意照顧一個病人。大多數保姆他們就樂意照顧沒病沒災的雇主,他們不愿意去照顧有病的老人,有病的老人,就算拿再多的工資去請他們,他們也真的干不久的。鄭大爺拿5000元的工資去請了三個保姆,這三個保姆每個都有話說,人家就說5000元的工資,我干嘛不去伺候一個好好的,健康的人,我為什么要來照顧你這么一個病人呢?
4
鄭大爺說很多人都說老了要去養老院,或者老了要請保姆,那是沒有想過自己老了是不是會得病?如果一個人老了會得病,不管是養老院還是保姆,你就算交錢出去了,人家也未必愿意收你。就算人家很善良愿意收你,你頻繁地生病,你自己住在那邊,看著別人都健健康康的,你心里也會覺得很想回到家去,你也不愿意面對周圍都是一群健康的人,你自己心里也會逐漸的產生各種不一樣的想法。
所以人老了之后沒病沒災,不管是養老院還是保姆,只要你愿意出錢,人家都歡迎你,但是一旦有病有災了你其實哪兒都去不了,你能回的也只有自己的家,你能麻煩的也只能是你的親生兒女。一個老人得了病,愿意搭理他,就算有錢,別人也未必愿意搭理一個老年病人,在有錢的情況下,想找一個愿意一直照顧老年病人的養老院或者保姆都不容易,更何況大多數老年人怎么可能有錢呢,絕大多數的老年人能有5000元以上的退休金,都已經算是少數了。
5
5000元的退休金,在沒病沒災時確實是很高的退休金,但是一旦得了病,這5000元,不管是在哪里都不管用,所以鄭大爺在得病后,他晚年唯一能依靠的是誰呢?晚年能依靠的,對他永遠會不離不棄的,也只是自己的親生兒女。到了七八十歲的年紀得了病,不管是養老院還是保姆,都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收留他,離開他,只有鄭大爺的親生兒女,不管怎么樣都會對鄭大爺擔負起責任,這可能就是血緣對養老的一種重要性,一種不可替代性。
只有在血緣關系面前,大病大災是經得起考驗的,這或許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去養育親生孩子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你到了晚年得了病,對于外人來說你就是一個有害的人,外人只會想遠離你,那些和你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才會在這種時候去幫助你,承擔起你的晚年。鄭大爺住過了養老院,請過保姆后,最終得病了,他又回到了家,因為他知道他晚年能依靠的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