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0年,中國發展基金會便發布過一則報告:《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里指出,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4%,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國家積極推進老齡事業法規政策體系更加完備的同時,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也不斷擴大,這也意味著老年人的相關行業正處于紅利時期。“養老”便成了現如今較為火熱的話題。
相應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老年詐騙、養生騙局等等。由于老年人看重養生、容易輕信等特點,最是容易上當受騙。并且詐騙金額往往都是比較高的那種,作為兒女的也會比較頭疼。
大家好,這里是時刻生活在線、元氣在線的一顆元氣枸杞子,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如何讓老年人遠離詐騙陷阱?這里是一份爺爺奶奶防詐騙指南!
一、叮囑老人,不要輕信
電信詐騙是如今最為常見的一種詐騙術,無非是通過電話溝通營造人設、危機感去引導被騙者打錢。宣傳至今,大部分人基本不會被騙,甚至會反調侃詐騙人員。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卻依舊容易被騙。
一句“你的兒女出事了”或者就成了最大破老年人的防。我們需時刻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家里的長輩,當接到類似電話時,第一時間要做的是冷靜,并通過其他途徑確認真偽,甚至可以直接與警察等聯系確定真偽,而不要當即下判斷。
二、提醒老人、注意隱私
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注意自己的隱私,甚至連外賣、快遞都不寫真名,這是一個挺不錯的習慣。但是我們正直的爺爺奶奶或許不這樣想,對于現在的社會缺少防備。
我們需要提醒家里的長輩,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尤其是在別人打聽我們私人信息的時候,包括家人的重要賬號、家庭住址、銀行卡、身份證號、工作單位等個人隱私信息。
社會中有的傳銷組織,以免費義診的名義,夸大某些特效藥品、特效產品,說是包治百病,甚至還有很多案例當場演戲站位。很多老年人想要自己身體好點,不拖年輕人的后腿。抱著養生的想法,往往容易入了社會上傳銷的坑。
切忌自行配中藥吃,“是藥三分毒”。老年人中藥養生需要去正規的中醫院聽取中醫的意見和方子。民間的偏方也需要去中醫院咨詢過醫生再做考慮。畢竟很多民間奇奇怪怪的偏方沒有經過科學認證,安全性沒有保障,建議不要嘗試,這才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三、適當運動、理智人生
運動是有助于健康養生的,但老年人應該針對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度的運動。比如說膝關節不適,那么減少散步等用腿較多的活動;如果駝背、腰椎關節問題,那需要多進行溫和的理療以及多躺多坐。
這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不良商家推薦什么夸大效果的坐墊、座椅,一旦涉及到緊抓痛點又夸張的產品,一定要提醒老年人擦亮眼睛。切忌盲目貪心!
養生是講究方式技巧的,也可以給家里的長輩準備一款稱心的智能4D按摩椅,通過多種舒適的按摩技巧,實現大部分的輕度理療效果,達到通經活絡、駐神安眠、老年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