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廣州首家由法院聯合仲裁、鎮街共同打造的“三合一”多元解紛工作點——“攬和”多元解紛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正式揭牌。
10月26日上午“攬和”多元解紛中心揭牌
據悉,“攬和”多元解紛中心由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南沙區人社局和欖核鎮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打造,有助于更好實現基層調解、勞動仲裁及司法裁判三者的良性互動,讓政府、社會與司法力量共同參與調解糾紛。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專業的法律咨詢、調解和仲裁服務,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菜單式”便捷服務:從法律咨詢到分流調解
“攬和”多元解紛中心設有咨詢室、調解室和審判庭(仲裁庭)。記者在現場看到,該中心所在的欖核社區中心街區煙火氣十足,周圍居住的人口也相對密集。
“這里發生的糾紛,大都是一些勞動爭議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相鄰關系糾紛、土地物權糾紛、婚姻關系糾紛等。其中勞動爭議糾紛的占比相對較高。”欖核鎮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陳素賢認為,這一類糾紛更適宜通過勞動仲裁、當地鎮街的人民調解組織、家族長老、鄉賢調解化解,調解過程中,加入專業司法力量的指導往往會事半功倍。
“攬和”多元解紛中心設立之后,欖核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常年駐點,提供各類咨詢服務。法院和仲裁的工作人員實時線上指導,定期線下巡回,實地駐點為群眾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
對于簡單的法律問題,工作人員當即便會作出解答回應;如果群眾有矛盾尋求調解,工作人員則會根據糾紛類型、雙方的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調解員為其進行調解;如果雙方需要對調解方案進行司法確認,駐點工作人員則會聯系法院完成相關工作。如果是常見的勞動爭議糾紛,通過前端調解無法解決的,工作人員則會引導其進入勞動仲裁程序,后續可進入訴訟程序。
大崗人民法庭庭長劉方介紹,對于家事糾紛、相鄰關系糾紛、小額債務等日常村社糾紛,可在該中心先行調解。對于矛盾爭議較大無法前端化解的案件,駐點法官或勞動仲裁員可在該中心開庭,讓糾紛不拖延、不發酵、不出鎮。
“智慧化”專業解紛:線上指導+線下巡回
10月24日,兩宗由火災引發的賠償款墊付糾紛在試運行期間的“攬和”多元解紛中心成功調解。調解當天,調解員梁銘聰在現場做工作,大崗人民法庭法官劉國恒則通過ODR線上平臺遠程進行指導。
10月24日上午,試運行期間的“攬和”多元解紛中心在法官遠程指導下成功調解兩宗糾紛
整個調解過程,就是“攬和”多元解紛中心日常運作的一個縮影。據悉,該中心的揭牌成立是南沙法院建立的“和諧南沙”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中的一部分,遵循“法院指導、鎮街主導;線上為主、線下巡回”的模式。
線上調解方面,通過ODR線上平臺由擅長調解的資深法官進行指導,法官在法庭即時在線與調解員溝通并通過線上調解平臺共享調解信息;線下調解方面,大崗人民法庭則會定期與鎮街開展黨建共建,同時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巡回指導并就調解工作展開交流,對調解員進行培訓,講授調解方法與技巧,或普及相關法律知識等。
“與法官線上溝通可以突破時空限制,線下對接雙方交流則更加深入,兩相結合對我們調解員做好調解工作有不小的幫助。”調解員黃樹榮說。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建華說,解紛中心讓群眾遇矛盾時能就近找到地方討說法,同時也讓群眾知道,并非所有矛盾糾紛都需要立案打官司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