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說,自己目前在公司繳納了20年養老金保險,繳費指數是300%。接下來的五年,自己參加4050,還有必要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嗎?接下來的5年繳納與不繳納養老保險,差距有多大呢?
針對題主的情況,社保一定是繳納時間越長越好的, 繳納的基數越高越好的。題主原來單位的社保系數基本按照3,現在按照4050自己買社保,哪怕是按照最低60%的繳費,也是時間越長越好的。 我們可以用一組數據來對比看看一下。
退休后的養老金,一般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基礎養老金。有的工作時間比較長的,會有過渡性養老金。因為題主工作20年,所以,應該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這一塊的。
我們以上海為例吧,假設目前題主的個人賬戶本金與利息余額有40萬了。工作年限20年,假如以后不再繳納社保了,那么5年后,在上海辦理退休的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分別有多少呢?
2023年,上海辦理退休的社平工資采用的是12183元。 5年以后,我們假設社會平均工資每一年都漲3%的話,那2028年,上海的社平工資是: 14123; 個人賬戶余額每年的記賬利率按照4%來算,2028年的個人賬戶達到547494元。
那么題主的基礎養老金是: 14123*(1+3)?2*20*1%=5649 元;
題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 547494/195=2807 元;
題主匯總的月度養老金是: 5649+2807=8456 元;
這里的社平工資每年的增長幅度與個人賬戶每年的記賬利率是可變的。
我們再看看假如題主繼續按照60%的繳費基數繳納5年社保,那么到2028年退休的時候,題主的工作年限是25年,而不是之前的20年了。題主自己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 2.52, 而不是第一種情況的3了。社會平均工資是與第一種情況一致的, 但是個人賬戶余額是遠高于第一種情況的。
計算:(3*20+5*0.6)/25 = 2.52;
2023年上海養老金保險繳費60%檔是7310元,靈活就業人員自己全額繳納24%, 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也就是說,靈活就業人員每個月的繳納成本是1754元,其中584.8元進入個人賬戶余額,那么一年進入個人賬戶余額的數據是: 7017.6 元。 2028年個人賬戶本金與利息總額是589369 元。具體的數據可以參照圖表。
584.8*12=7017.6 元。
那么2028年,再又繳納了5年的靈活就業養老金保險以后,養老金會有多少呢?
基礎養老金: 14123*(1+2.52)?2*25*1%= 6214 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589369/195=3022 元;
題主匯總的月度養老金是: 6214+3022=9236 元;
以上可以看出,多繳納5年的養老保險,2028年退休,可以又9236元的養老金,如果不再繳納,會有8456元養老金,兩者每個月相差780元。一年相差9360元。而且以后工資的增長也是繳納25年的增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