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命的歷史長河相比,醫學的出現時間并不長,在醫學誕生以前,人類靠著“自然力”得以生存和延續。其實,不論是中醫、西醫,從一開始,就是以人的自然力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當醫學總是在圍繞敵人——病毒、細菌或癌細胞發力,又無可奈何時,我們要回歸本源、回到人體,因為人體就是最好的手術刀和藥物。自然力是與生俱來、與生命相長的力量,具體可分為七種。
一是自主生成力。人體源自一個受精卵細胞,再通過發育分化成幾百種不同的細胞,變成完整的人體。這個自主生成力值得我們在治療疾病和養生保健中好好利用。
二是自相耦合力。在人體中,細胞與細胞之間、器官與器官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等都是相互協調、相互耦合的。比如人在跑馬拉松時,如果快速跑,心跳、呼吸等都得同步加快、自相耦合,如果心臟仍保持平時的跳動節奏與力量,就可能猝死。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因肺部感染病毒身亡,是否該考慮其他器官、系統耦合等發生了問題,這個防治思路值得思考。
三是自發修復力。人有修復功能,比如皮膚表面有傷口,傷口長到原正常皮膚的程度后就不長了;如果繼續長就是增生,形成疤痕;再過度增生就成了腫瘤,腫瘤是人體自發修復功能無法適度停止的結果。在現代醫學中,越來越強調帶瘤生存,不輕易手術、放化療,這并不是說,得了腫瘤后不手術、不治療。而是在該治療時治療,比如早期在“敵弱我強”時要手術;如果到了晚期在“敵強我弱”時還硬做手術,進行化療或放療,可能得不償失,因為會損傷病人的自然力。
四是自有代謝力。人活著,就會不斷新陳代謝。也就是說,我們天天都在“翻新”,總是以一個全新身體或狀態應對自然環境的挑戰,并滿足自體的需要。
五是自控平衡力。生命的存在、人的健康,是以總體、大致的平衡為必要前提的。人體平衡才有生命,失衡就要生病,治病是在恢復平衡。真正的健康是保持高水平的平衡態。
六是自我保護力。其實臨床上所有癥狀包括癌癥癥狀,都是為了保護人體。比如嘔吐、腹瀉、咳嗽,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要正確認識人體的保護作用,并利用它治療疾病。
七是精神統控力。這是統控前面所有的“自然力”。為何人人身上都有癌細胞,但有人長成癌,有的不長成癌,為何癌癥病人有的活得長,有的活得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某些人的精神統控力較為強大,能有效增強“自然力”。這個力量受到損害,就可能得抑郁癥,甚至精神疾病。
我們必須對醫學樹立正確認知。未來醫學的發展,仍需研究病因、病機,依然是醫學研究與醫療實踐的重要參考和對照,但主要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應當聚焦于自然力。人類與疾病做斗爭,應主要依靠人體的自然力,同時輔以醫學手段進行適當干預。主體是人,客體是醫學,不能主客倒置,重視了醫學,把自己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