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后,南方雨水漸盛。農諺有曰:小滿大滿,江河水滿。同時有農諺云:小滿不滿,干斷田坎。
5月中下旬,岳塘區昭山鎮白鶴村張家組的東塘大塘水面開闊、波光粼粼,面積足有20余畝,就如一座“小水庫”。 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東塘大塘在去年之前還是一口爛泥塘,荒廢了近10年。
“東塘大塘面積約15畝,年久失修、塘基多處垮塌,滲漏嚴重,存不住水,附近農田戶主用水得不到保障,同時嚴重影響排洪抗旱,急需進行修繕加固……”去年,白鶴村“兩委”收到張家組村民反映的問題后非常重視,并到現場調查了解東塘大塘的相關情況。
然而,除險加固山塘的資金成了一大難題。
為解決資金問題,村“兩委”積極與組委成員對接,商議后決定采取招商引資的形式外包,由承包方負責修繕和管理東塘大塘。
成功招商后,去年承包方對東塘大塘開始整修。“加固塘壩、防滲處理、安裝排水閥,增加了泄洪道等。”白鶴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振介紹,為保證山塘維修工程按時按質完成,他們不定時到施工現場督查,確保山塘整修質量和進度。
東塘大塘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后,有效解決了張家組的農田蓄水問題。“修繕后,大塘蓄水面達20畝,水容量4萬余立方米,惠及周邊農田200余畝。”白鶴村“兩委”成員張正球介紹,目前承包方已建設好社會性垂釣項目,預計今年6月即可營業。
牽一發而動全身,東塘大塘整修帶來了“連鎖反應”,讓昔日的“爛泥塘”逐漸變成了“聚寶盆”。
“大塘整修項目資金達100余萬元,帶動了當地村民就地務工,增加了村民的勞務工資。”王振介紹,大塘整修工程承包后,每年還有租金3萬元左右,隨著垂釣項目的開展,還能提供不少就業崗位。
東塘大塘整修后,周邊村民看到了鄉村休閑旅游的前景,紛紛建起“農家樂”“土菜館”,欲在鄉村餐飲和住宿休閑中“淘”一把金。
在東塘大塘下游,還有一“杯苗”盆景基地。自從大塘蓄水后,基地負責人文桂華再也不擔心苗木缺水了,發展基地的信心更足了。
岳塘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農業灌溉小水源工程主要有3座小型水庫、170余座骨干山塘、8條排灌渠道,總蓄水容量為900余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1萬畝。2022年至今,區水利局整合各類資金總計1000余萬元,維修養護水庫3座、清淤加固山塘50余處(座)、整修清淤灌溉渠道20公里。結合岳塘區骨干山塘清淤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清淤加固山塘200處(座),新增蓄水能力48.18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