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低出生率和人均壽命延長的共同作用,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普遍現象。我國因為人口基數龐大,面臨更為嚴峻的老齡化形勢。隨著《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施行,標志著“個人養老金”新時代即將開啟,而養老投資一直是大眾關心的話題。
與此同時,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經十分迫切。對此,中融基金針對《意見》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有助于改善我國養老三支柱的資金結構,對于個人、資本市場以及機構而言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預測,2022年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將突破14%,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另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測,未來5-10年,我國將有8萬億-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有待補充,且缺口會逐步擴大。公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成熟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有望在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此,中融基金表示,公募基金行業制度健全、運作規范、監管嚴格,長期服務于社會大眾理財,目前管理的各類養老金資產長期創造了良好的收益。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披露公開透明,產品種類豐富等優勢,可以有助于提升個人投資者信心和接受程度,為投資者在個人養老金投資品種的自主選擇上提供便利的服務。
《意見》提到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個人養老金參加范圍以及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用途等。中融基金認為,養老基金制度落地,釋放出積極信號。對于個人而言,為個人養老金提供了主體發展規劃,指明了基本的發展方向,有望改變當前我國養老體系第一支柱“一家獨大”的局面,促進個人養老金供需平衡的實現。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預計會加快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通過各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向資本市場輸送更多長期資金,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對于機構而言,有望出現更多種類的金融產品支撐第三支柱的快速發展,豐富投資人的選擇。
具體到個人養老金資金的用途,《意見》指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那么投資者究竟該如何選擇?
中融基金分析,不同的產品投資范圍、組合結構均不同,投資者要根據需求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類型。如銀行理財、儲蓄存款以及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風險等級屬于低風險,適合保守或穩健型投資者;公募基金產品類型涵蓋了低風險到高風險各個類型,投資者可根據風險偏好自行選擇,具體到產品篩選,則涉及投資范圍、風格及管理能力等多個不同的維度。
經過24年的規范經營和創新發展,公募基金已成為居民理財和養老金融服務的中堅力量,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公司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規模合計3.96萬億元,超過我國養老金委托投資運作規模的50%,并為養老金貢獻了長期持續的收益。
面對個人養老金事業新時代和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融基金表示,未來會加強含權益屬性,具備中低波動特征的基金產品創新,開發適配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特征的基金產品。同時,根據投資者年齡、預期壽命、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提供養老投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