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康養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1%;預計到“十四五”末,石柱全縣康養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55%,康養經濟已經撐起石柱GDP“半邊天”。
石柱千野草場森林康養基地(央廣網發 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立足生態優勢,推動森林康養發展
石柱境內,森林覆蓋率超60%,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可達3000個/立方厘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擁有豐富森林生態資源和強大產業基礎的黃水,已經成為了石柱發展康養經濟的“火車頭”。
依托石柱獨特的康養資源稟賦和綠色發展優勢,石柱對全域范圍內的“綠水青山”資源整合,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同頻共振、環境與財富同步之路。
傳承土家文化,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石柱人文底蘊厚重,土家風情濃郁,擁有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巴渝新十二景—西沱古鎮,秦良玉歷史文化,川東名剎銀杏堂、三教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啰兒調”等豐富的人文資源。
今年7月至8月,石柱開啟“2022中國·黃水土家文化旅游季”活動,其豐富多樣的活動充分展示著黃水魅力和土家風情。
融入武陵山文旅發展聯盟,助推康養產業發展
2021年3月4日,武陵山文旅發展聯盟正式成立。今年7月,2022中國武陵文旅峰會在重慶酉陽開幕,來自重慶、四川、湖北、湖南、貴州五省市的文旅部門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文旅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們匯聚一堂,共“畫”武陵山文旅發展新藍圖。
據了解,在“大健康”的背景下,石柱扎實推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落地落實,全力助推武陵山片區康養產業發展,截至2021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715萬人次,年均增長19.9%,旅游綜合收入躍升至127億元,年均增長31.4%,文旅招商項目完成合同引資3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