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繳費正在進行中。4月18日,市社保中心針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征繳與待遇領取熱點問題再次作出詳解。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未參保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參保范圍為已參加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需參保登記后,才能進行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登記。參保人員可以通過“民生山西”或“三晉通”APP參保登記。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共10個檔次: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500元補60元,繳700元補80元,繳1000元補100元,繳1500元補140元,繳2000元補180元,繳3000元補220元,繳4000元補260元,繳5000元補300元。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共5個檔次:繳200元補70元,繳500元補120元,繳1000元補200元,繳2000元補360元,繳5000元補600元。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當年按檔次繳費,享受政府繳費補貼,多繳多得。之后按檔次補繳的,不享受政府補貼。參保人員可通過各類繳費渠道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繳費。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男女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男女年滿65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已享受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補充養老保險待遇。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高齡基礎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2023年1月1日起,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123元。對按規定繳費的城鄉居民,在領取待遇時,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的,每多繳費1年,每月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1元,鼓勵長繳多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員死亡,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由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繼承。對65周歲及以上已領取待遇的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增發5元高齡基礎養老金。
補充養老保險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政府補貼(出口補)和集體補助(出口補)組成,支付終身。個人賬戶養老金月待遇水平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政府補貼(出口補)標準為每人每月20元,年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提高10元。集體補助(出口補)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區對領取補充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進行補助,具體標準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區自行研究確定。
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關系轉續、待遇核定等事項有疑問的,可向當地人社經辦機構咨詢或撥打12333咨詢;在辦理繳費業務時如有疑問,或者繳費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咨詢或撥打12366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