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一火鍋店銷毀2噸臨期羊蝎子,路人拿走一半#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發視頻稱,北京一家火鍋店門口,店員正在銷毀2噸左右臨期羊蝎子,由于工作人員未能及時制止,近半數生羊蝎子被路過的居民拿走。臨期食品(臨近保質期的各類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接受“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是合格的臨期食材,從食品安全角度看,新聞中的羊蝎子是完全可以吃的。這家火鍋店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將這些食材銷毀,但其中的食物浪費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如果此次事件不是營銷噱頭,該店可能在經營上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儲藏保鮮技術有待提升。一般來說,鮮羊肉冷藏只能保存1~2天,如果使用真空冷藏技術,保存時間可延長到一周左右,如果多種保鮮技術并用,甚至可將保質期延長到45天。對于火鍋店來說,只要適當提升保鮮技術,完全可以減少食物浪費。二是進貨與市場情況脫節。該店如果算好所需原料的數量,最后需要銷毀的羊蝎子就不會達2噸之多。三是食材儲存過程中,可能出現了差錯,導致店家不能保證臨期食材的安全性,只能全部扔掉。四是沒有做到資源充分利用,臨期食材有很多“出路”,比如做成動物飼料或低價賣給居民等,直接扔掉可能有些偏激。
還有,家中的臨期食品只要保存得當、沒有受污染,是可以放心吃的,其營養和口感可能略有下降,但并不影響正常食用。如今,很多超市和網絡購物平臺會專門推出臨期食品。朱毅提醒,如果性價比合適,可以買點自己愛吃的臨期食品,但不宜為了圖便宜大量購買,以免導致食物浪費,挑選時應注意以下2點。
1. 少買保質期短的食品。比如果汁、糕點等含水量高的,一旦滋生微生物,變質速度會非常快,應適量購買,同時計算好運輸時間等,以防食物運到家就過期;餅干、方便面、罐頭等保質期較長的食品,臨界期也比較長,安全性相對更高。
2. 少買雜牌食品,尤其是經過重新包裝的。大品牌的質量相對有保證,但臨期食品歸根結底是流通不暢的產物,會給商家帶來虧損。大品牌的銷售渠道都在不斷優化,生產數量也會經過精準調控,臨期食品的數量不會太多,所以如果遇到長期、大量供應的臨期食品,需提高警惕,仔細鑒別是否為假冒偽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