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廣德市又傳來喜報。在4月20日舉辦的中國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峰會上,廣德市榮獲“中國最佳生態康養旅游城市”的稱號。
今年2月28日剛落下帷幕的“首屆長三角康養產業對接會”上,廣德市政府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現代服務業促進中心、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
捷報接二連三地傳來,不僅為廣德市康養產業的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升了廣德市作為“工業強市,康養名城”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廣德城市風景 攝影/劉士亞
“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是廣德最大機遇、最大紅利、最大勢能。廣德將以‘一號工程’的高度推進康養基地建設,力爭盡快形成標志性強、顯示度高的建設成果,全力打造世界級‘康養名城’。”對接會上,廣德市委書記周其紅表示。
自2023年10月1日,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明確落地之后,廣德市政府便將康養基地建設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高位推進。向東連接上海,與長三角的經濟龍頭共建康養基地,可以說是廣德的一招“妙手”。
謀篇布局,打造高質量康養基地
近年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正在步入重度老齡化階段,且老齡化程度還在持續加深。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高達553.66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6.8%。
面對上海老齡化人口巨大群體的“康養經濟”,長三角一體化成員躍躍欲試,江蘇省提出了“蘇適養老”的頂層設計、浙江省提出了“養老看浙里”的體系思維,而安徽省則推進健康養老產業“雙招雙引”的規模化發展。
自古有“鎖三吳而襟兩浙,江南雄郡”美譽的廣德作為安徽省內唯一與江浙兩省毗鄰接壤的縣級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地理幾何中心,近年來廣德也搭上高速發展的快車,成為安徽省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廣德交通便利,多條高速公路、交通干線穿境而過,與上海虹橋、南京祿口、杭州蕭山等多座機場,僅有兩百公里不到的驅車距離。而即將在今年建成通車的滬蘇湖高鐵,將會大幅縮短廣德與上海之間的交通距離,屆時,上海到廣德只需1小時,廣德市將正式步入上海“1小時都市圈”。好消息不斷的是,今年4月剛剛通過招標的寧杭二通道建設項目,在建成后也將極大地縮短廣德到南京、杭州兩地的出行時間。
廣德笄山竹林云海
廣德市的生態資源優越,自然資源也極其豐富。黃山和天目山的余脈在此交匯,這里有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溪水潺潺的峽谷森林、一碧萬頃的竹海風光、炊煙裊裊的靜謐村落,這里還是“中國竹子之鄉”“國家生態縣”“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均衡發展的產業、極佳的地理區位和生態資源優勢,都奠定了廣德市在長三角區域內打造康養產業的良好基礎。
眼下,正值人間最美的四月天。當記者到達廣德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江南小城景象,城市景觀帶到處都是花團錦簇、綠意盎然。
來到康養試點村的甘溪村,肺腑呼吸間盡是清新的空氣,這里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米七千多個。甘溪村與廣德建州同期,有兩千余年的歷史,是廣德僅存的原住民居住地、廣德文化最后的保留地。山路小坳間,家家戶戶的小庭院都收拾得整潔雅致。
甘溪鄉村會客廳
甘溪村作為宣城市十大康養示范村,“長壽康養”是這里的主題。目前,甘溪村已建有各類民宿農家樂22家,異星部落、澄德現代莊園等不同類型主題定位的文旅項目5個,多方位滿足不同游客到此旅游康養的需求。
下一步,甘溪村將圍繞“候鳥式異地養老”“療養式旅居養老”和“田園式沉浸養老”等康養路線,打造一批康養新項目。目前,正在建設的山見·竹笙生態民宿是其中之一,建成后該項目多樣化的服務將大大滿足不同類型游客深層次的康養需求。
針對大城市高品質康養需求不斷增長而康養資源緊缺的難題,廣德市正在打造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全齡康養、全域宜游”康養基地,選取了廣德最精華的城南至盧村鄉23.18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康養基地先行區,并與上海合作,共同編制康養基地建設規劃,集兩家智慧力量謀好康養開篇,滿足長三角地區不同群體的康養需求。在不久之后,這片“一回頭就是城市、一轉身便是山水”的地方將成為集健康、養老、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康養產業聚集區。
有序推進“康養+”多產業融合發展
醫療是康養的基礎。廣德市圍繞衛生健康事業,已建成6個長三角名醫工作室,兩家縣級公立醫院分別與浙大二附院、浙大一附院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三個鄉鎮衛生院分別與湖州市中心醫院、杭州七院、南京市中醫院組建專科聯盟。
在對廣德市市長錢會的采訪中,他提出“要讓康養產業本土化,首先要把廣德本土的老人養好,然后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出一套可復制可操作的康養產品線。”
如今,在廣德市中醫院已經建有頤愛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利用智慧系統為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檔案,每天對他們進行血壓、血糖、體溫等健康監測,老人家屬不僅可以通過手機App就能了解老人在院的健康、飲食、生活護理情況,還能通過智慧系統線上為老人點餐。
與此同時,廣德市政府還在積極引進投資,對接上海市等江浙滬多地優質的康養產業資源,為廣德特色康養的載體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據了解,廣德已先后與中鐵文旅、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集團、上海康養集團等央、國企及龍頭康養企業進行洽談,目前已簽約中鐵文旅總投資10億元的“東方幸福農法”體驗綜合體項目,長三角康養基地康復醫院、大健康產業園等特色康養載體也在不斷加快建設……
廣德盧湖人家 攝影/高建軍
作為先行示范區,廣德建設“康養名城”的信心與決心落實在推進建設工作的細枝末節中。2024年1月16日,廣德以“新年第一會”的形式召開動員大會,排定年度24項重點任務和44個重點項目,由市領導分別包保并明確責任單位,大力實施各相關單位的分配責任制,以加快完善水電路氣訊、旅游、餐飲、醫療衛生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完善好,生活環境美化好,配套服務建設好,是廣德康養產業發展“謀篇布局”的指導思想。以“康養+”鏈接起多產業的融合發展則是“謀篇布局”的最終目標。“康養+旅游”“康養+文體”“康養+美食”“康養+醫療”“康養+制造”的“產業提級”,將提振的不僅是廣德的康養產業發展,還一并帶動起廣德經濟、生態、文旅等多方位的綜合發展。
東西并進,“康養名城”未來可期
據錢會市長介紹,近兩年,安徽省政府正在聚力謀劃大黃山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這一建設將推動黃山、宣城、池州、安慶4市28縣的跨區域整體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出一個超越黃山本市地域范圍的安徽省現代旅游大IP。
大黃山概念的提出,將推動安徽傳統觀光旅游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讓徽風皖韻與高端服務業充分嫁接,實現文化、旅游、康養的有機統一。
近日安徽省新聞辦召開推進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的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出,今年3月份安徽省開始全面推進大黃山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計劃到2033年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屆時,大黃山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1.4萬億元,接待國內游客超過6.7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7900億元。
去年12月頒布的《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方案》再次強調,廣德市作為先行區在推進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中起示范帶動作用。
2023年,該市接待長三角地區康養旅游人群達到576.5萬人次,同比增長了65.3%。
廣德東亭鄉大溪塢茶園
未來,一個全周期、全人群、全過程與晝夜四季宜居宜養的康養示范區在廣德將成為理想中的現實。遠離喧雜紛繁的都市,擇一處鄉村清雅之地頤養天年,是都市人養老能夠觸及的“詩與遠方”。
康養,將從老有所依變成一種值得期待的人生新體驗、生活新方式。
從康養出發,安徽廣德大有可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