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銀發經濟”“生態康養”正逐步顯現其作為未來市場新藍海的巨大潛力與廣闊前景。哪里可以找到自己所希望的康養生活?廣德,憑借優越的生態康養環境逐漸成為越來越多長三角居民的熱門選擇。
在廣德,沿著“竹鄉畫廊”旅游風景道,來自長三角各地的自駕游車輛川流不息。人們可以到盧湖水鄉觀萬畝竹海,可以徜徉桐汭文化對話名勝古跡,也可以漫步甘溪古村領略傳統風土人情……在這里,“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是常態,“青山綠水、魚翔淺底”為常景。
2023年12月,安徽省在《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方案》中強調,要持續深入推進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在廣德先行啟動,推動康養與醫療、文體、旅游、美食、制造等深度融合發展,做美景區鏈,做新業態鏈,做強配套鏈,“串珠成鏈”,全力打造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
高位推進 描畫康養新圖景
作為皖東南門戶,廣德市地處長三角地理幾何中心,是名副其實的“長三角之心”,也是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寧杭生態經濟帶、G60科創走廊重要縣級節點城市,更是參與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商合杭高鐵、G50高速等多條國省交通干線穿境而過,高鐵半小時可達杭州。滬蘇湖高鐵通車后,廣德市將正式步入上?!?小時通勤圈”。
廣德市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千頃盧湖、萬畝竹海和“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近60%,被評為國家生態縣、森林康養基地,中國天然氧吧、生態旅游百強縣,具備發展康養產業的絕佳稟賦。
早在2022年,安徽省便明確先行啟動“一地六縣”郎廣片區康養基地建設,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安徽省發改委赴廣德聯合開展專題調研,此后滬皖兩地主要領導多次赴廣德開展考察調研,就共建康養基地工作作出批示。在2023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滬皖共建康養基地被確定為重大合作事項之一,并最終選定在廣德共建康養基地,名稱定為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肯定了廣德在建設康養基地的先行優勢地位。
今年以來,廣德市將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高規格推進,堅定不移打造國際一流的“康養名城”,設立工作專班,將康養基地建設納入年度20項重大項目重大工作,定期進行調度、及時跟蹤問效,先后赴上海市發改委、長三角養老服務中心對接洽談,探討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廣德先行區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實戰路徑。
作為滬皖合作的重大標志性工程,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先行區規劃正在緊密推進中。當前,上海光明集團正牽頭編制康養基地規劃,省市縣三級都組建了高規格的工作專班,全力以赴共同推進。
同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廣德康養產業發展規劃》,針對銀發、亞健康、女性、青少年、嬰幼兒等五類人群,進一步優化康養產業結構,提升康養產業層次、完善康養產業鏈條。
制發《關于推進康養基地建設和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重點實施“12345”計劃(建設一個基地、圍繞兩個關鍵、打造三個示范、實施四大工程、培育五大產業),通過政策支持、示范引領、項目帶動,助推“大康養”產業出亮點、成規模、樹品牌,推動康養產業和康養事業協同發展。
分步推進 探索打造新樣板
廣德市境內有一條南北貫穿的無量溪河,沿河兩岸生態環境優美,綠意盎然,是廣德園林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廣德市的城市血脈與精神文脈。
這條廣德的母親河,不僅坐擁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還配備了高水平的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區選址于廣德市城南至盧村鄉之精華地帶,規劃面積23.18平方公里。無量溪河穿境而過,使這一區域完美融合了自然與城市的雙重稟賦——“一回頭是城市,一轉身是山水”。得益于5條高速互通和1座高鐵站的緊密環繞,其地理優勢不言而喻。更兼備國家水利風景區的瑰麗景致與省級森林公園的生態綠肺,使之成為不可多得的養生福地。加之周邊密集分布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及文化中心等關鍵基礎設施,展現了先行區內完善、高質的服務體系,為康養基地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石。
去年以來,廣德市緊扣異地養老、候鳥式養老、療養式養老、田園式養老等市場需求,做好先行區初步規劃,積極打造“一廊兩軸四心五區”空間發展格局,即一條無量溪活力走廊,G235國道和盧湖大道兩條發展軸,康養產業創新中心、康養國際服務中心等四個中心,生態文化健康城、夢里江南康養園、無量田園烏托邦、溫泉竹海山水里、甘溪鄉愈養生谷等五個片區,打造成為全周期、全人群、全過程與晝夜四季宜居宜養的康養示范區。
今年1月,廣德市以“新年第一會”的形式召開動員大會,排定年度24項重點任務和44個重點項目,由該市領導分別包保并明確責任單位,加快完善水電路氣訊、民宿、餐飲、醫療衛生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康養產業發展基礎。
重點項目有序建設,穩步推進。廣德溫泉主題酒店+康養度假區項目已完成概念性規劃暨城市會客廳建設方案,城市會客廳已完成樁基、塔吊基礎施工,力爭今年8月投入運營;甘溪笄山優質民宿集聚區項目已開工5家,簽約6家,共計投資1.71億元;牧春生態休閑旅游度假村創成“皖美金牌民宿”,楓香樂、竹香溢舍創成“皖美銀牌民宿”;溪竹山莊項目已基本建成,正在進行運營培訓;完成總長37.7公里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建成“竹鄉畫廊”旅游風景道200余公里,累計串聯9個鄉鎮290余個自然村、8個A級景區,形成集旅游觀光、現代農業、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帶。
這些綜合資源的優化配置,共同構筑了一個既便于享受現代生活便利,又能沉浸于自然寧靜之中的理想康養環境,彰顯了卓越的規劃理念與實踐基礎,成為廣德打造世界級“康養名城”新樣板的有力探索。
多元發展 做好“康養+”文章
康養基地的成型,離不開系統的業態支撐。廣德市著力打好“康養+醫療”“康養+文體”“康養+旅游”等組合牌,探索“康養+”多元化發展。
今年2月,首屆“長三角康養產業對接會”在廣德市舉行。會議期間,廣德市政府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F代服務業促進中心、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對接優質康養產業資源,加快廣德特色康養載體建設。并與參會的協會和重點企業構建了“頂格推進組+尖刀班+招商分局+企業”的常態化聯系溝通機制,為康養產業的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與溝通平臺。
目前,廣德市已與中鐵文旅、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申花集團等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總投資約10億元的中鐵文旅“東方幸福農法”鄉村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項目已簽約。長三角康養基地康復醫院、大健康產業園等特色康養載體正在不斷加快建設……
推動醫養結合。鼓勵縣級醫院適度錯位發展,已建成6個長三角名醫工作室,2家縣級公立醫院分別與浙大二附院、浙大一附院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3個鄉鎮衛生院分別與湖州市中心醫院、杭州七院、南京市中醫院組建專科聯盟;廣德市中醫院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介入治療研究所等建立醫療合作關系,實現“每周有專家、天天有名醫”坐診;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澄德研究基地掛牌,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
發展文旅康養。打造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創成省級鄉村旅游“特色美食村”和“后備箱工程基地”。通過設立文旅融資擔保業務風險補償資金池等一系列措施,支持和規范民宿行業發展。舉辦首屆長三角慢生活旅游高峰論壇,推出山水竹海享自然、悠閑度假趣嗨玩、茶香田園樂研學等主題精品路線,組織開展“竹鄉畫廊”一日體驗游。
布局運動康養。豐富文化旅游和體育賽事,打造充滿活力的動感之城,形成鐵人三項、馬術、山地自行車、適野跑等廣德特色的運動品牌,先后舉辦2023鐵立方IRONCUBE超級鐵人三項賽(廣德站)、廣德笄山登山越野賽、2024年長三角馬術聯賽(安徽震龍站)、2024中國廣德黃金山徒步大會等賽事,被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進一步打響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品牌,吸引大量長三角體育愛好者赴廣德旅游度假。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以綠水青山為底色,以“厚實家底”為基礎,在廣德,一個精心擘畫的康養藍圖正按部就班地變為實景畫卷。隨著各項規劃與建設的穩步推進,理想的康養生活方式正從概念的圖紙中一步步躍然而出,化為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