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水縣融媒體中心消息產業興,則鄉村興。今年以來,白駝鎮立足鎮域自然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提出了“一帶六片八基地”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白駝鎮林屲村,目之所及是郁郁蔥蔥連片生長的野艾草,一叢叢艾草在陽光的沐浴下快速生長,微風拂過,陣陣清香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初夏時節,在養心園農耕文化產業旅游專業合作社的艾草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研磨艾草,制作古法艾條。在這里,一捆捆三年陳艾被去桿取葉,加工成艾草養生枕頭、艾草香包、艾絨肚兜等家紡系列產品,形成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的種、儲、產、銷一條龍產業鏈,從最初的漫山遍野無人問津到如今的“金枝玉葉”,小小艾草正在經歷一場華麗蛻變。
“我們搶抓全縣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機遇,依托當地野生艾草資源,發展艾草產業,截止目前已打造了艾草養生枕頭、艾草香包、艾絨肚兜等家紡系列產品,以艾條、艾絨、艾柱為主的康養及大健康產品,年產值可達50萬元,帶動周邊120人就近就業。”清水縣養心園農耕文化產業旅游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富強說
除了傳統艾草制品,企業也將目標聚焦艾葉深加工上。2020年4月養心園合作社成立了“隴先緣”艾草生產加工基地,主要加工艾葉、艾絨和艾條。今年,為進一步擴大規模,深度研發康養及大健康產品,養心園合作社在林屲村新建艾草加工車間一處,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到300萬元,凈利潤達到50萬元,帶動40戶以上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曾經普普通通的“野草”經過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之后,已悄然成為當地的富民項目和特色產業。
“白駝鎮按照縣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的構建‘六大特色產業板塊’體系中的大健康產業板塊,將艾條作為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的王牌產品,開發并進行推廣。今年申請到200萬元的艾草加工車間項目,加工車間建成后將形成艾草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建成以后年產值預計達到300萬元以上,增加村集體收入12萬元以上。”白駝鎮鎮長王文說。
今年,清水縣以中醫養生文化為引領,聚力打造康養及大健康產業板塊。搶抓全省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機遇,深度挖掘《黃帝內經》中醫養生理論,構建涵蓋中醫保健、溫泉康養、生態功能療養、中藥材產業、健康食品、旅居養老的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黃河上游康養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引領縣域經濟特色化發展。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走出去”的三步走計劃,在縣內外推廣建設“治未病·清水中醫養生館” ,培養中醫康養專業技術人才,打造西北地區中醫治未病中心,持之以恒把清水醫養康養產業推向全國各地。加快推進溫泉康養城建設,創新開發高品質體驗項目,做足“親水”文章、做精溫泉康養、做活溫泉旅游。精心打造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縣,建設一批康養林場和森林體驗中心,系統開發森林養生、靜心養生、森林浴、日光浴等生態功能療養項目。園區化推進中藥材精深加工,深度開發保健飲品食品,培育以旅居為主、醫養康養結合的養老產業,讓“軒轅故里·康養福地”成為清水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