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健康地活到88歲”的承諾吸引,在過去4年里,上海退休干部方芳陸續在養生館里投入150余萬元。從最初的免費足療體驗,到9萬元的私密理療,再至15萬元的腦梗治療,她一步步掉入商家精心設計的營銷“漩渦”,直至背上外債。方芳的遭遇并非孤例,多名中老年消費者均在上述養生館的兄弟門店投入了數十萬元。她們抱著不給子女添麻煩的初衷,花錢投入養生,沒想到不僅療效未見,還賠光了養老的錢。
養生漩渦:七旬老人四年花費150萬
回憶起自己當初如何走入這場養生迷局的,74歲的方芳懊惱萬分。
2018年秋天,她在浦東一批發市場買菜,在市場門口撞見了兩名做推銷的年輕人。他們向方芳介紹了一家名為“漢方同仁養生堂”的機構,可免費體驗足療。方芳是退休干部,前些年曾患腦中風,聽說有足療體驗,她便在二人的游說下進了實際名為“涵芳健康管理中心”的店。沒想到,第一次“體驗”讓她花去了6000多元,“按摩之后確實挺舒服,店員當天就讓我辦卡,還稱可送一次膝關節按摩。”方芳稱,辦卡之后,足療項目僅做了幾次,店員又不斷地推介腰部理療、腦梗治療等項目,并稱“承諾一定治好,并且可以保證活到88歲”。與此前足療不同,后續項目的要價動輒數十萬元。為治療腦梗,方芳一次性花費15萬元;后又斥資9.8萬元進行了私密理療。截至目前,方芳一共在里面花費150余萬元。同樣為養生花費巨資的還有73歲的許娟,她在一年內就在涉事養生機構投入50余萬元。
實控人妻子揭底騙局:
“中醫世家”實為假冒
方芳等人說,門店在向她們推介項目時均提到過一名重要人物,即自稱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黃姓專家,也就是門店的實際經營者黃某某。方芳稱,黃某某曾親自為她號脈,并自稱家中世代都是中醫,而該養生堂所使用的藥油配方也大多來自北京同仁堂。實際上,黃某某來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學歷為“文盲或半文盲”。其妻子張某某因丈夫出軌披露內情稱,丈夫生于1984年,最高學歷僅為初中,且雙方家族中都沒有學醫行醫的背景,他們與北京的唯一交集則是早年間夫妻二人曾一同在北京的養生機構當按摩技師,丈夫前往上海開店后,她便回到了老家帶孩子。
張某某說,選上海作為經營養生堂是看中一線城市居民較高的消費能力以及對健康身體的渴求。目前,他們在上海的經營店共有12家門店,分布于浦東、寶山、虹口、楊浦四區,店名分別為“涵芳健康管理中心”、“漢方健康管理中心”、“醫廷健康管理中心”、“養之閣”和“煥春軒”。
銷售的秘密:“滴血測癌”和“情感攻勢”
價格高昂的養生項目,其實運營成本并不高。曾在黃某某的養生堂就職的一名技師透露,門店為顧客推背所使用的中草藥油其實都是網購的廉價精油,此外,所謂的“驗血測癌”本質就是將顯微鏡下的血液投屏展示,并無測癌功能。
養生堂招錄員工的首要標準就是看“嘴巴是否會說”。方芳對此深有體悟,獨居喪偶多年,雖有女兒,但也不能時刻陪伴,每次踏進養生堂,總有一群年輕人熱情地向她噓寒問暖。有一年自己生日時,門店的孫經理還送了她一束玫瑰,偷偷從背后將她抱起。正是這樣的情感攻勢,讓她難以抵抗,又乖乖買了單。
但方芳不知道的是,此類“關懷”銷售前的“服務消耗”。每日下班后,員工都需要在群里匯報接待顧客的情況,了解客情是必須的,需要在一開始就摸清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在家里能不能說了算,有沒有子女在身邊等等,如和子女同住就要格外小心。”掌握清楚消費者的經濟狀況之后,門店便可“看人下菜”。
艱難的退款:有消費者稱曾遭威脅
為了讓消費者持續不斷地投入,涉事養生堂還會不間斷地推出各類”回饋新老顧客”活動,而為了避免因退款或服務發生的糾紛,他們還設立了監察督查群,但糾紛仍持續上演。方芳說,她在涉事養生堂投入了150余萬元,卻沒有治好任何疾病;受訪的其他老年消費者均稱在退款過程中遭遇阻礙,同時還有多人稱受到了恐嚇與威脅。許娟稱,她就曾被告知“我們知道你家地址”等帶有威脅色彩的言語。蘇敏則坦言,門店對于有子女陪同前來退款的老人是會當即退款的,之所以會放出大膽言語,就是拿捏準了部分老人不敢告訴子女的心理。
目前,前文所述王蘭英等四名消費者已經聘請律師,準備以起訴的方式為自己追討退款。王蘭英表示,即便不能追回錢款也希望以她們的親身經歷給更多中老年消費者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