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模式探索進入深水期
2021年各類企業積極進入,紛紛布局養老領域。2021年養老領域新進入企業眾多,圍繞四類企業展開,分別為央企/國企類(中康養投資、蘇州康養集團、深圳幸福健康產業集團、珠江實業等)、險資類(友邦人壽、招商信諾人壽、交銀人壽等)、房企類(星河灣集團、香港佳明集團等)、其他類(格美集團、九芝堂、農米良品、興動生物科技等)。
聚焦探索養老七大模式,形成多條“康養產品線”。2021年企業養老投資主要圍繞四大類產業+七大類投資模式+21條康養產品線展開。
其中,七大投資模式指社區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綜合養老、旅居養老、醫護產業、支持產業和輔助產業。如房企聚集“照護+醫療+產業配套”三大類型,險資企業聚集“保險+醫養服務”兩大業態,運營商重點圍繞養老運營管理輸出等。
其他類企業專注養老產業鏈深度融合。如適老化改造、醫療照護、健康管理、醫療健康、養老用品、康復等細分領域縱深發展。
2022年地方性國有企業將加快入場,聚焦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2021年陸續發布政策,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至此地方性國企/央企陸續組建成立,集中區域資源發力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如中康養健投、蘇州康養集團、山東頤養健康集團、深圳幸福健康產業集團、北京康養集團等等。
04
行業痛點與難點仍待解決
養老痛點核心問題是有效支付能力不足,供給與需求配置錯位。
養老具有“投入多、產出低,周期長、風險高、回報慢,盈利弱”等特點,養老行業用地難、融資難、盈利難等痛點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醫養融合、醫保異地結算、長護險互認、以及養老結構性方面等”問題尤為突出,養老產業痛點與矛盾突出,行業仍需進一步變革。
2022年行業痛點應對政策將持續發布,深度攻克關鍵痛點領域。2021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養老政策聚焦照護、醫療、康復、金融、土地等核心痛點突破。
如推動老年醫療護理試點、老年醫療康復試點、失能失智預防干預試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長期護理保險落地、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康復輔具創新試點、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老年人智能技術困難、養老放管服改革、社區適老化改造、新建小區養老設施配建等等,未來將在此基礎上不斷推動各領域痛點與難點的突破。
總體來講,2022年將是養老市場供需雙向發力重要轉折年,老年客群開始“規模性”入場,企業也將邁入戰略性擴大養老產業投資的新周期,與養老產業鏈相關的各類企業將陸續入場,紛紛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此外,2022年也將是政策破解行業痛點的關鍵年,一方面將圍繞核心產業痛點與難點的突破,延續2021年產業政策密集出臺的節奏;另一方面也是產業化政策全面落地實施的關鍵年。
2022年開年,重磅政策的戰略導向接連而至,如推動構建“預防、治療、照護”三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模式;加快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促進養老企業連鎖化、集團化發展;推進金融支持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等,一些列動作寓意著2022年養老行業發展步伐進一步提速。
老齡人口紅利背景下,養老產業加速,萬億級養老藍海市場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