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近日,中山大學旅游學院發布的《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康養報告”)顯示,隨著2021年康養旅游市場的逐步恢復,康養企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舉辦的“豐收季”活動現場,游客拍照
目前,養老市場需求旺盛,但養老的內涵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傳統的養老轉向有質量的“享老”,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美麗鄉村的優勢逐漸凸顯,為康養行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如何打造“田園康養”目的地,彌補康養產業發展的短板?
政策利好疊加
康養產業成為新熱點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顯示,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健康服務和健康水平的差異。
●2021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顯示,到2025年,“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逐步完善。
●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推進四川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顯示,建立居家社區、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的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顯示,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政策利好疊加和老齡化挑戰的雙重作用下,康養產業已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尤其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康養農業正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康養業態的多元化形式也為康養企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機會;服務類康養項目更加受到社會資本的青睞。
◎被稻田“合圍”的稻鄉漁歌藝術中心現場圖。
國有康養企業與社會資本合作,結合自身資源和政策優勢,搭建地方康養產業發展平臺;民營康養企業更注重消費市場細分,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康養+”,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創新且靈活的康養產品;地產類康養企業逐步探索多元化業務進軍康養市場;保險類康養企業通過輕、重資產的結合,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傾向;文旅類康養企業將旅游產業鏈的延伸和多元化發展,作為探索康養產業的突破口。
“從養老到享老”
康養產品趨于多元化
在各大康養企業布局助推下,康養行業由傳統的單一養老業態向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延伸,逐漸形成一條生態系統發展鏈,其產品種類也不斷走向多元化。
隨著康養市場的縱深發展,多元化市場需求極大地豐富了康養產業的新型業態,推動了康養產業走向成熟。
康養報告顯示,目前康養產業已形成了研學、旅居、療愈和運動康養四大業態,而旅居康養、療愈康養和研學康養的發展歷程,及未來走勢更值得市場關注。
康養報告認為,產業融合是康養旅游發展的市場需求,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優質品牌是促進康養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發展的必然。如各康養百強縣依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舉辦體育賽事,并借此提升知名度,是發展康養旅游的有效路徑之一。
◎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夜經濟”現場圖。
“康養產業是鄉村振興項目的支柱產業之一。”朗基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康養是鄉村發展的“短板”之一,補齊這個難點需要社會各界參與探索;另一方面,多數鄉村振興項目在周末、節假日期間人氣都比較旺,但星期一到星期五,白天和夜晚基本都較“寂靜”,如何解決這些項目面臨的“5+2”“白+黑”人氣較弱的問題?
“在鄉村振興項目上高規格規劃、打造康養產業,讓這類人群真正在‘田園安家養老’,不僅是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跨越,更是彌補此類項目產業短板的重要舉措。”坊間專業人士認為,以朗基產業集團規劃的田園康養CCRC社區等為代表的康養業態,將田園康養打造成“享老”的真正目的地,考驗的是項目投資主體的綜合實力和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