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悠悠
原創:深眸財經(chutou0325)
近年來,在老齡化加速、養老保障需求提升以及政策推動下,加碼康養產業布局已成為業界共識。國君非銀金融在研報中分析道," 圍繞客戶康養需求打造‘產品 + 服務’體系是第二增長曲線。客戶對于健康和養老具有確定性需求,當前保險行業正加快健康養老布局,打造 NBV 新動能。"
兩年前,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提出 " 醫療是平安的未來時 ",正是基于這一確定性的需求。更體現前瞻性的是,平安早已洞悉趨勢并為醫療健康和養老做了數十年的準備。近幾年,可以看到平安一方面將醫療健康戰略不斷內化升級;另一方面又借過去積累的實力與經驗正逐漸外化,陸續推出與健康管理相關的平安臻享 RUN、與康養相關的平安臻頤年和居家養老等創新產品并與服務形成深度有機融合。
此前,中國平安接連舉辦了兩場圍繞平安臻享 RUN 和居家養老的主題發布會。會上,管理層再次向外界闡明平安在醫療健康與養老服務方面的戰略布局和 " 保險 +" 的商業模式。
理解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要從商業模式和本質來看。現在的平安,在綜合金融和醫療生態圈的底板上,整合支付方和供應方,以 " 保險 + 健康管理 "、" 保險 + 高端康養 "、" 保險 + 居家養老 " 的產品服務模式,打造 " 中國特色管理式醫療 " 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平安正開啟第二增長曲線,這也形成一股戰略性推動力,助力公司實現更高估值溢價。
1
踐行 " 中國特色管理式醫療 " 商業模式
在 2022 年中報致辭中,馬明哲表示,要堅持深化 " 綜合金融 + 醫療健康 " 雙輪并行、科技驅動戰略,牢牢抓住金融保險業務的升級周期,把握醫療生態發展的巨大機遇,積極構建 " 金融 + 養老 "、" 金融 + 健康 " 等產業生態。
平安重磅押注醫療健康領域,背后離不開人口結構轉變和健康需求迭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 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 18.7%,65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 13.5%。按此預計,我國已即將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提速給國家和家庭帶來一系列問題,傳統的養老模式迎來挑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醫療保障需求迫切,失能人口增加、撫養比增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都是難以避開的現實困境。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匯集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從平安的醫療健康戰略布局來看,平安代表了支付方,通過壽險、健康險、銀行、養老險、產險等渠道獲得高質量的個人和企業客戶;從供應方來看,平安通過自營和合作的方式,線上串聯 " 到線、到店、到家 " 服務網絡,線下深化醫療產業布局。聚焦到具體的產品和服務端,繞不開三個 " 保險 +"。
聚焦占比 90% 以上的居家養老,平安傾注專業之力,重磅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品牌 " 平安管家 "。據介紹,平安秉持 " 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專心 " 的核心價值主張,將通過 " 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 "、 " 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 10 大服務場景 " 和 "1 套監督體系 ",為長者提供高品質的養老解決方案。
在 9 月 23 日召開的居家養老發布會上,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闡述了 " 平安管家 " 的初衷和愿景:為了幫助長者實現在家養老的樸素心愿,過上有尊嚴、高質量的養老生活,平安正在探索這樣一條路徑——依托自身穩健的綜合金融實力和線上、線下的醫療健康網絡,同時整合專業化的市場力量,助力解決老年人的痛點,為他們提供更好的體驗、更好的服務和更好的保障,構筑理想的養老之家。
目前,平安管家已經完成 8 大場景、300 余項服務的構建,覆蓋全國 30 余個主要城市。已有超過 1 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增值服務資格,超過 3000 名客戶開啟服務體驗。客戶整體評價良好,認為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9 月 26 日,隨著平安臻享 RUN 健康服務計劃全面升級," 保險 + 健康管理 " 模式最新進展也浮出水面,平安臻享 RUN 包括特色體檢、控糖管理、在線問診、門診預約協助及陪診、重疾專案管理五大亮點服務,旨在為客戶打造省心、省時、省錢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自推出以來,已獲得 1500 萬客戶使用體驗,服務滿意度達 98%。
在 " 保險 + 高端康養 " 方面,平安構建了高端康養品牌 " 臻頤年 ",將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布局高品質養老社區。
圍繞客戶康養需求,平安打造 " 保險 + 健康管理 "、" 保險 + 高端康養 "、" 保險 + 居家養老 " 這套戰略模式,勢必將成為其畫出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一步。" 在第一增長曲線不可逆轉的下滑趨勢下,亟待尋找第二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險企可以通過進一步布局康養產業解決客戶醫療養老痛點,加強保險服務感知,進而增強持續開發和持續服務客戶的可能性。" 興業證券研報中如是認為。
2
反哺金融價值凸顯,券商看好平安模式
點滴積累、久久為功。平安的醫療健康戰略,無疑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也是在公司高質量轉型和壽險改革縱深推進過程中," 未來 5-10 年持續打造、堅持做下去的事情 ",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這樣說道。就目前的布局來看,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已經有了引子。
第一是反哺壽險。2019 年,平安率先開啟了壽險改革,董事長馬明哲親自掛帥,從產品、渠道、數據化經營三個方向實施轉型。如今壽險改革進入第三年,壽險業務持續深化轉型,改革成效已經顯現,壽險的發展路徑逐漸從原有的人力驅動,走向產能驅動、科技驅動、管理驅動和服務驅動之路。
截至 2021 年 12 月末,平安壽險活躍使用醫療健康服務的用戶量約 4980 萬,其中 37% 已成為平安壽險客戶,規模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去年平安壽險近 30% 的新增客戶來自活躍使用醫療健康服務的用戶,占比逐年提升。獨具優勢的醫療健康服務提升客戶粘性與價值,另辟蹊徑的養老布局開啟新一輪價值增長極,平安的壽險改革正呈現出系統覆蓋、路徑清晰、落地全面、效能彰顯之勢。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預測,在 2022 至 2035 年,保險行業供給養老服務將帶來新保空間約 0.38 億元至 1.14 萬億元,貢獻行業 NBV 規模為 952 億元至 2855 億元,較 2021 年末 NBV 的增長空間為 0.62 倍至 1.86 倍。
第二是與綜合金融的協同。近年來,平安持續升級醫療健康生態圈戰略,創新推出了以 "HMO+ 家庭醫生 +O2O" 為核心的集團管理式醫療模式,為客戶提供 " 省心、省時又省錢 " 的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服務。以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健康為例,其以會員專屬的家庭醫生為入口,覆蓋五大醫療健康服務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 " 醫療 + 健康 " 服務平臺,針對平安銀行及其他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渠道的用戶,推出客戶分層定制、名醫問診協助等一系列直擊需求痛點的高價值服務。
醫療健康生態圈與金融主業協同效果逐步顯現。數據顯示,平安超 2.25 億個人客戶中有超 64% 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 3.39 個,客均 AUM 達 5.29 萬元,分別為不使用醫療健康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 1.6 倍、2.8 倍。目前來看,平安醫療健康與綜合金融協同,且已經實現 1+1>2 的共贏成效。
第三是 " 中國特色管理式醫療 " 正在逐步對社會、大眾釋放價值。隨著 " 健康中國 " 戰略落地、人們的健康需求日漸多樣化,保險給社會提供的價值早已不是簡單的賠付," 保險 + 服務 " 不僅能為大眾可獲得的良好避險資產,還能為之提供實惠、高性價比的保障。如保險 + 健康管理 " 服務體系不僅支持客戶在疾病發生時的財務安排,也同時解決客戶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面的痛點,為客戶建立起覆蓋 " 健康、亞健康、慢病、重病 " 等場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品質、健康生活的追求。
在 " 保險 +" 模式的持續探索下,平安依托醫療健康生態圈,向大眾提供專業的 " 金融顧問、家庭醫生、養老管家 " 服務,為中國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貢獻平安力量。基于這樣一套能為公司發展創造增量、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模式,平安也獲得了不少認可的聲音。
國君非銀金融報告認為,當前保險公司正基于客戶需求變化加快 " 產品 + 服務 " 的轉型,建議增持給予客需打造 " 三經四緯 " 產品體系的中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