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但是隨著康養產業的供給不斷增加,2030年我國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根據不完全測算,當前每年為康養產業提供的產品卻僅僅在5000億—7000億元左右,針對持續旺盛的市場需求,明顯有效的供給嚴重不足。
01
康養產業的巨大“潛力”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人口統計數據: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突破3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近5億。按照國際慣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即為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再加上各種慢性病和身體亞健康的問題,導致人們對于自身健康越發重視。同時,國家十分注重“康養產業”的發展,對于醫療保健、養老保健等工作的部署也提上了日程。再加上各方力量不斷助推我國健康醫療產業的發展,為“康業產業”的市場前景繪制了一片藍圖,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養老事業新“風口”。
02
行業發展趨勢
一、政策導向趨勢
康養產業是健康中國戰略的主要支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成果。近兩年各省對康養產業的定位及相應產業政策的導向趨勢增強,各地新注冊的康養企業也明顯增多。其中,云南、貴州、廣西和海南依附獨特的山水地貌及氣候資源,紛紛立足自身優勢領域不斷向大健康全產業鏈延伸。例如,云南大力發展從“現代中藥、疫苗、干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到“康養、休閑”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
二、技術創新趨勢
主要體現在高科技類康養在第二、三產業開始形成產業鏈和價值鏈。隨著疫情暴發,康養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優勢顯現,智慧康養成為培育重點。相對傳統康養以重固定資產、重勞動力的特點而言,智慧康養則加快了大健康、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康養模式的結合。從技術層面融合了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從數據和信息層面,通過采集人體體征、居家環境等數據,推動不同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從服務層面不斷推出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的康養產品與服務。
三、產業融合趨勢
康養產業與旅游業、房地產、醫療產業等諸多產業深度融合,呈現多種模式多元開發的狀態。在當前消費多元化的影響下,出現被動的候鳥式旅游向主動式全季康養升級,房地產業向康養產業融合轉型的趨勢。例如地產康養領域,隨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環境關注度提高,以環境為主要賣點的地產需求正在逐步升溫。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在稀缺性資源地布局,主打以生態環境為賣點的康養、文旅地產項目,向康養產業轉型。
03
市場規模概況
2016年國務院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列入頂層戰略層面,《“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的通過,再次敲定了未來5-15年康養大方向,中國大健康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康養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康養產業市場規模為8.66億元,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13.15%。我們預測隨著未來中國“老齡化”的加速、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康養產業供給的不斷增加,到2030年我國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或將達到18萬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為7.59%。但目前我國康養產業市場提供的產品每年不足萬億,針對持續旺盛的市場需求,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我國康養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04
康養產業案例
曼樂途·彌勒康養ONE實景" Type="normal"@@-->北京康旸集團旗下曼樂途康養,是一家專注于康養行業運營管理的專業機構,公司擁有行業領先智慧康養管理系統,自行開發的養天下共享康養平臺,成熟運營管理團隊,先進商業模式。曼樂途經過6年時間發展,自營和聯盟康養基地現已覆蓋全國39個城市,未來,曼樂途康養將致力于為康養地產提供專業運營管理服務,為業主實現一城有房共享康養的價值提升,將傳統住宅由“住”到“養”升級。
結語
康養產業規劃要綜合考慮文化因素,即契合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區域文化特點,從消費群體的需求和特征分析進行產業定位,特別要考慮不同人群、不同地域消費習慣的差異問題,真正實現寓養于心、寓養于樂、寓養于居、寓養于業,曼樂途·彌勒康養ONE會是您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