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加快文化強省、康養山西建設,激發文旅康養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山西省財政廳聚焦全省文旅康養發展優勢和短板弱項,出臺了《激勵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倍增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措施》制定了五大類12項覆蓋全省的激勵措施,內容涵蓋文旅康養示范區建設、重大文旅康養項目貸款貼息、文旅康養企業對標一流、文旅品牌推廣和景區提檔升級、演藝影視產業發展等方面。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本次《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至2025年底結束,符合多項支持政策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重復計算。
布局文旅康養示范區
《措施》提出,對“十四五”省級布局建設完成的50個文旅康養示范區,視資金投入規模分別給予一次性創建獎勵。
其中,投資規模在2億元~5億元的獎勵500萬元、5億元~10億元的獎勵1000萬元、10億元以上的獎勵2000萬元;對市場主體在上述50個文旅康養示范區內投資建設完成的養老產業項目,按每張床位(每床平均建筑面積20平方米)1萬元標準給予獎勵,每個示范區獎勵總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首次獲評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出口基地、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等“文化+”的示范園(區、基地)給予50萬元~200萬元獎勵。
在支持文旅品牌推廣和景區提檔升級方面,《措施》提出統籌省市文旅資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億元用于全省文旅宣傳推廣,聯動打造山西文旅營銷體系,扶持開展主流媒體、新媒體、OTA平臺、創意體驗、海外推廣營銷行動,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影響力。
實施“引客入晉”獎勵,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萬元,依據省內旅行社全年接引游客數量、參觀旅游景點數量、停留天數等情況實施獎勵;實施導游服務質量獎勵,每年安排300萬元,對省內旅行社培養的優秀導游,確定金、銀、銅導游服務質量獎100名,分別按5萬元、3萬元、1萬元實施獎勵。
此外,每年安排1200萬元,支持全省旅游景區廁所運維、新建、改建和擴建。對新評定為5A級、4A級旅游景區,每個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在支持重大文旅康養項目貸款貼息方面,《措施》提出聚焦省委、省政府重點工程和“9+13”梯次打造計劃的重大文旅康養項目,對項目建設的市場主體在項目建設期內取得的1年期及以上貸款,按項目貸款合同確定的貸款額和申報年度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50%予以貼息支持。同一企業年度貼息額度不超過500萬元,按照工程推進情況,同一項目最高可支持2年。
扶持演藝影視產業發展
另一方面,《措施》提出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文化演藝市場主體積極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包括市場主體在內的省內文藝院團參與送戲下鄉,文藝進景區、進校園、進公園等惠民演出和瀕危劇種傳承保護。
支持舉辦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會、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山西省工藝美術產品博覽交易會等文旅會展經濟;支持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包括市場主體在內的文藝院團開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舞臺精品劇目創作。
對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和“全國優秀保留劇目”等國家級獎項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年度演出場次達50場以上的給予演出單位30萬元一次性獎勵;在省外或國外參加重要演出的,視情況給予適當獎勵。
對包括市場主體在內的省內影視制作單位出品的重點影視作品,根據評審情況,對開展劇本創作、前期采風、制作生產、宣傳推廣發行等給予補助,其中,電影、電視劇每部不超過300萬元,電視專題片、紀錄片每部不超過150萬元,動畫電影、多媒體作品每部不超過100萬元。
對包括市場主體在內的省內電影制作單位,作為第一出品方創作生產并進入全國城市電影院線發行放映,國內票房收入超過5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的影片,分別給予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發行放映獎勵,同一電影制作單位每年獎勵影片不超過2部。對包括市場主體在內的省內電影制作單位,作為第一出品方創作生產且獲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山西優秀電影,分類分別給予2萬元~10萬元獎勵;對在國內外重大電影節中獲獎的優秀影片,每部獎勵出品單位50萬元~100萬元;對獲“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或“飛天獎”的優秀影視作品,每部獎勵出品單位200萬元。
對此,山西省財政廳指出,本次《措施》的出臺,為強化財政政策集成供給,拓展資金獎補范圍,提高資金投入精準度,多措并舉支持文旅康養市場主體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進一步激發文旅康養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文旅康養項目,推動全省文旅康養產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