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謀劃、系統思維、有機融合、創新業態,統籌用好政策,著力盤活資金,切實促進產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追趕發展。
記者:市衛生健康委作為全市中醫康養產業鏈鏈長單位,對于推動全市“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建設,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岳中平:中醫康養產業作為生活性服務行業,我們將始終秉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康養服務需求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醫帶藥、以藥養醫、醫藥并舉、藥醫共榮”的工作理念,切實履行鏈長單位工作職責,統籌各部門中醫康養政策優勢,供給和需求相結合,融合和突破齊發力,圍繞“兩三一地”的思路布局,著力構建企業+項目+產品+平臺+模式+品牌的中醫康養產業發展支撐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追趕發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力。
一是以規劃引領、政策引導、資本引進“三引”為抓手,做好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的要素保障。圍繞《定西市“十四五”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定西市“十四五”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中醫康養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以大平臺、大產業為目標,加大招商融資力度,在醫、藥、食、游、住、水、文、體“八養”融合,中醫中藥、養生保健、藥膳食療、文旅休閑、體育健身、現代養老“六大集群”聚集發展上逐一突破,全面推進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
二是以服務基礎、產業基石、文化基因“三基”建設為基礎,構建完善的中醫藥康養產業服務體系。夯實服務基礎,就是不斷完善市、縣、鄉、村四級中醫藥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能力,加快形成覆蓋全市城鄉的中醫康養保健服務網絡;筑牢產業基石,就是整合優勢醫療資源、中醫藥資源、綠色生態資源,培育招引一批中醫康養龍頭企業,研發生產一批以藥品、保健品、營養食品為主的康養產品,傾力打造一批以康養體驗、文體休閑綜合體為主的康養盤場,形成集研發、生產、流通、服務于一體的中醫康養服務全產業鏈;傳承文化基因,就是高標準建設中醫藥博物館、西北藥用植物園以及中醫康養特色商業街等,開展中醫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農村“五進”活動,形成“人人學中醫、戶戶種(養)藥材、處處搞康養、層層興岐黃、縣縣做產業”的新格局。
三是以打造中醫康養產業品牌陣地為目標,實現中醫康養產業高質量追趕發展。下階段,我們將在做足優勢特色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中醫康養產業品牌陣地。就是依據不同地域康養優勢,打造“康養定西”品牌,著力推進隴西、岷縣、渭源打造全國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基地,通渭、渭源、岷縣打造親水性養生項目和“溫泉水療”品牌,隴西、岷縣、渭源打造以中醫藥膳為主的健康產品生產和服務聚集區,安定、通渭、臨洮、漳縣打造以綠色農產品為主的健康食品加工、藥膳宴和餐飲服務聚集區,漳縣、渭源、通渭打造旅游休閑養老基地和溫泉健康養老基地,不斷形成旅游養生、藥膳養生、食品養生、療養養生產業鏈,力爭到2022年底,中醫康養相關企業產值達到2億元,文化旅游康養產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三星級以上賓館全部提供藥膳食療服務,康養服務、養老簽約服務受益40多萬人次,中醫康養服務業產業鏈從業人員比2021年提高5%,推進中醫康養產業的提檔升級,為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定西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