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韓國自殺事件頻發,近期還發生多起“隨機殺人案”和上百人因在網上濫發“殺人預告帖”而被警方查獲,精神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韓國官方數據顯示,2003~2019年(除2017年外),韓國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中自殺率排名第一。最新調查還顯示,每100名韓國人中就有5人患有抑郁癥。另外,被診斷患有人格分裂和妄想癥的精神疾病患者,僅有1/8獲得妥善管理。8月8日,韓國國立精神健康中心發布的《國家精神健康狀況現況報告2021》顯示,2021年,韓國共有重癥精神疾病患者65萬余人,而在精神疾病預防和早期介入方面卻處于較低水平,患者健康服務利用率為12.1%,僅為加拿大(46.5%)和美國(43.1%)的1/4。8月1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國會會議上要求韓國保健福祉部推出“精神健康事業方案”,以遏制因精神疾病產生的惡性治安事件和網上威脅留言頻發事件。
其實,早在2007年韓國政府就開始對民眾精神健康開始加以干預,將心理健康檢查納入國民免費健康體檢,檢查周期為每10年一次。隨著心理健康問題呈現普遍化、年輕化,免費接受心理健康檢查的范圍逐漸擴大,40歲、50歲、60歲、70歲的居民都可以檢查,并從2020年起,將20歲和30歲人群也納入其中。接受免費國民體檢需要前往政府指定醫院,如果想進行心理健康檢查,先要在現場填寫一份抑郁癥自我評估量表,量表通過9個問題,對患者進行初步篩查,并判斷其抑郁程度。若測試結果為嚴重抑郁,將會接受下一步更詳細的診斷。測試結束后,會有專業醫生針對患者情況進行一對一談話。
近期,韓國京畿(jī)道城南市盆唐區地鐵書峴(xiàn)站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事后媒體指出,犯罪分子22歲崔姓男子過去曾患精神疾病,從2020年后擅自停藥。受此事件影響,韓國國會議員安哲秀表示,韓國目前實施的心理健康檢測,雖然范圍擴大至20~70歲,但檢測實施周期為每10年一次,而且檢測內容多半是網上能找到、關于抑郁癥的問卷調查,是否能有效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引發事故,依舊是未知數。安哲秀呼吁,從小學至成年階段都應強制實施精神健康檢測,且檢測間隔應從每10年一次縮短至每兩年一次,從2024年起開始修訂實施,針對每個年齡層引入相關規范。
8月23日,韓國總理韓德洙宣布的《根除“異常動機犯罪”綜合對策》也強調,應將精神健康服務和管理作為重要內容。韓國政府將擴大國民精神健康管理對象,同時引入司法住院制度,構建預防、早期發現、治療、日常恢復的全過程診療體系。為了遏制精神疾病可能誘發的犯罪,還將強化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保護和治安管理。對自殘和傷害他人的高危患者,將制定有效的入院治療方案。同時,韓國準備擴大全國各地的精神應急聯合應對中心,以迅速應對精神疾病患者發生的威脅行為。韓國保健福祉部表示,會進一步與司法機關協調,增加精神疾病診療醫院數量和醫生等服務人員力量,加強信息互聯,確保韓國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更好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