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醫院在顯眼位置張貼告示:“辱罵醫護人員是違法的行為。”
10月,新加坡發生了一起涉及醫患關系的事件。根據當時公布出來的社交媒體視頻,一位年輕人在新加坡總醫院急診部門等待就診時,用非常粗俗的語言辱罵了醫院工作人員和保安,警方立即趕來處理此事。這件事在新加坡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社交媒體賬號上寫道:“我們(衛生部)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發表公開聲明:新加坡對于針對醫護人員的任何形式辱罵和騷擾(言語或肢體行為)零容忍。”他感謝警方對此事的處理,認為警方的表現“冷靜且堅定”。最后他特別強調:“我們的立場非常清楚:醫護人員必須受到尊敬。”
這起事件的結局是:罵人者認罪并道歉,被判處入獄5周(加5日),罰款6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3230元);因當事人還涉及其他違法行為,服刑期間將接受進一步的調查。
新加坡以法律嚴格著稱,政府制定了《防騷擾法案》。法律規定:任何人針對公共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的騷擾行為,有可能被判處最高50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6917元)罰款,或最高12個月的監禁,或兩者并處。這條法律是對醫護人員的強有力保護。新加坡通過強有力的法律,盡全力為醫護人員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政府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護人員的良好氛圍。正如該國衛生部負責人事的高級官員所言:“為醫護人員創造安全工作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所有人都要以敬相待、寬容以待、優雅相待。”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就診患者數量激增,新加坡醫療機構承受了巨大壓力。一些病患及家屬因身體和精神原因,對一線醫護人員的辱罵等行為有所增加。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針對一線醫護人員的騷擾行為一直在持續增加。2022年,在當地一家著名醫院,甚至發生了就診人員毆打護士的惡性事件。雖然打人者最終被判處7周監禁,遭到了嚴懲,但不少機構和觀察者認為,政府要對此類事件提高警惕。鑒于此,當地媒體呼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重罰罵人者,并將其列入“黑名單”,制止此類行為的發生和增長。新加坡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及立法機構認真聽取了這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