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是全球最常見的性傳播病毒感染,也是引發女性宮頸癌的關鍵因素,還與男性生殖疣、陰莖癌、肛門癌和口咽癌有關,嚴重威脅男女性健康。以往人們認為,HPV感染多集中在女性身上,但近日,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研究所等機構聯合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一項對全球男性HPV患病率的薈萃分析顯示,幾乎1/3的15歲以上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種HPV病毒,1/5感染了一種或多種高危型HPV病毒。9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刊文呼吁,將男性HPV感染納入管理。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艾滋病毒、肝炎和性傳播感染規劃主任梅格·多爾蒂(Meg Doherty)博士表示:“這項全球研究證實了男性感染HPV的普遍性,我們必須繼續尋找機會預防HPV感染,并降低男性和女性HPV相關疾病的發病率。”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5至2022年間在35個國家進行的65項研究,發現全球男性HPV感染的總患病率為31%,其中高危險HPV感染的患病率為21%。男性最常見的高危型HPV感染是16型,占5%;其次是51型(3%)、52型(3%)、59型(2%)和18型(2%)。非高危型的HPV感染,最常見的是6型,占4%。總體來說,年輕男性HPV感染患病率很高,25~29歲達到頂峰(35%),此后穩定或略有下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治醫師王茜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傳染病防控的角度來說,應給予男性HPV感染以更多關注和重視。目前有200多種HPV病毒可以通過性傳播,至少有12種屬于高危型,即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雖然大多數人HPV感染是無癥狀的,且人體會自然清除,但有些人是持續高危型HPV感染,就可能引發生殖疣甚至癌癥的嚴重后果。女性HPV持續感染,最常見的是宮頸癌,全球每年有超過34萬名女性死于宮頸癌。男性HPV持續感染,最常見的是尖銳濕疣,即低危型HPV感染;少部分高危型感染也會增加罹患陰莖癌、肛門癌和口咽癌的風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估計,?2018年全球HPV感染引起的男性癌癥病例有69400例。
研究還顯示,男性HPV感染的年齡特征與女性不同。女性的HPV患病率在第一次性活動后不久達到峰值,并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50~55歲后(絕經前后)略有反彈。男性15~19歲人群的患病率很高,這表明年輕男性在第一次性活動后迅速被感染;然后25~29歲時患病率達到頂峰,并一直保持高位,至少持續到50歲。研究人員指出,性活躍的男性,無論年齡大小,都有HPV感染的風險,是性傳播HPV感染的宿主。
王茜表示,HPV主要是性途徑傳播,所以性活躍人群高發,包括同性性行為。一般免疫功能較好的人,HPV感染后半年左右自身能夠清除病毒,但如果免疫功能差或合并有一些疾病,可能會持續性感染。國外有的地區(如英國、加拿大)男性已經可以接種HPV疫苗來預防和控制感染,但國內HPV疫苗的適應證還未擴展到男性,暫時無法接種,預計未來可以實現男性接種。現階段,防治HPV感染,要做好以下幾點:
1.避免多性伴。
2.采取安全的性行為,既要使用質量可靠的安全套,又要全程正確佩戴,這是預防HPV傳播的最有效辦法。
3.性生活前后要清潔身體。
4.建議女性在有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以預防HPV感染;有條件的男性可以做HPV感染篩查,降低伴侶間互相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