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將運動譽為“最好的良藥”。的確,很少有哪種藥物能像運動那樣,能夠直接增強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并趕走許多疾病。
健康、長壽、智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當下,人們更加追求生活的質量,相關特定運動防治疾病的新發現與新成果也不斷涌現。
站立運動預防骨質疏松癥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的專家指出: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堅持鍛煉、定期體檢被認為是維持骨骼健康的“三大法寶”。
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運動對骨骼健康益處并不大,而站立運動健骨效果較好,可預防骨質疏松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IOF專家援引相關研究稱,游泳和自行車運動員骨質密度最低,因為游泳和自行車運動沒有對骨骼和關節施以足夠的壓力,或者說壓力較小;而站立式負重運動能使身體抵抗地心引力,讓骨骼承受壓力,有利于骨骼健康。
因此,中老年人經常進行散步、慢跑、網球、跳舞等站立運動,能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轉圈運動有利心臟病康復
澳大利亞著名學者杰弗里 · 科尼什博士與澳大利亞國家心臟病基金會多年來合作推廣的心臟病患者“轉圈運動康復法”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和濃厚興趣。
該運動是讓心臟病患者在體育場的同心圓跑道上步行轉圈,以促進心臟病康復。一般活動時心率應控制在170減去年齡的范圍內,或以運動后心率能在10分鐘內恢復正常為度。
長跑有助防治關節炎
在超過55歲的白種人中,有大約7%~25%的人會受到關節炎的困擾,同時關節炎也是導致中老年女性身體狀況下降的四大疾病之一。
美國科學家謝洛克在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幫助下,觀察了馬拉松運動員的膝關節后發現,堅持長跑能夠有效地預防關節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謝洛克指出,長跑之所以能降低個體患關節炎的風險,其原因有二:一是長跑增加了關節的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二是長跑有效減輕了體重,從而減少了對關節的壓力。但是對于關節部位有傷的人群,還是等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適當的長跑為好。
舒緩運動治療高血壓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運動生理學家簡 · 艾金德教授領導的新研究發現,舒緩運動能夠治療高血壓。
艾金德教授指出,臨界性高血壓、I~II期高血壓以及部分病情穩定的III期高血壓病人,均可以采用舒緩運動輔助治療。治療這類高血壓病的舒緩運動包括太極拳、醫療體操等。
呼吸運動體療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好發于中老年人。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凱麗·鮑瑞爾研究發明的“呼吸運動體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新成果,是通過呼吸運動的體療作用增強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體質,提高其機體的免疫能力,改善物質代謝,增進機體對體力活動的適應性。
肌肉運動緩解糖尿病癥狀
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營養學與運動學系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相關的肌肉運動對于糖尿病人及其他胰島素抵抗的病人有益,其原因是肌肉運動能夠提高胰島素利用度,因此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利于糖尿病人充分利用體育活動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游泳治療運動性哮喘
跑步、球類、騎自行車等皆可誘發哮喘,醫學上稱之為運動性哮喘,而游泳則能夠改善或治療這種間歇性呼吸障礙的癥狀。這是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歷經10年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游泳時水的溫度、壓力給運動者劃臂、蹬水時帶來阻力,從而引起人體內部呼吸道等器官的反應和變化,達到強健身體的目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游泳時還可以不停地變換姿勢和體位,但無論人體俯臥、仰臥或側臥于水中都是水平運動,大大減輕了呼吸道的負擔。另外,游泳池環境清爽、空氣新鮮、負離子多,能大大提高心肺的工作能力。
出汗運動預防老年癡呆癥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日常進行適量出汗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使人快樂,還是中老年人提高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癥的一大秘訣。
并指出,中老年人選擇跳繩或跑步等運動出汗時,不僅能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還能使大腦活力、記憶力和注意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