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支持養老服務消費的背景下,“保險+養老”正在成為監管政策關注的重要方向。
近日,銀保監會公布保險行業2022年11月經營數據。2022年1~11月人身險原保費32159億元,同比增長3.5%。值得一提的是,1~11月健康險保費8155億元,同比增長3.3%,11月末健康險占比為25%,較10月末提升0.1%。
海通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孫婷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健康險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通過打通保險、體檢、康復、養老、藥品、醫院等產業鏈條,建立“健康管理+醫療服務+保險”的一站式健康生態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客戶黏性,為保險業務增長賦能。
一位保險行業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坦言,宏觀政策疊加發力、頭部險企轉型成效漸顯,2023年人身險市場運行有望總體回升。需要注意的是,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也催生了龐大的養老金融相關需求。
養老服務需求漸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應“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銀河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武平平認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養老服務需求空間廣闊。個人養老金賬戶制改革,有助于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緩解第一、二支柱壓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
在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老齡化時代催生了龐大的養老金融相關需求,政策層面高度重視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開閘,商業養老保險可參與個人養老金范圍拓寬,2030年有望為險企貢獻9000億元增量資金,預計頭部險企將更具市場競爭優勢。
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逐步落實,保險行業“養老+”新風口亦逐步成型,保險龍頭紛紛發力布局并已形成先發優勢。
華創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徐康認為,保險行業無論在資金端還是負債端都與養老產業有著天然的匹配性,布局養老具有天然優勢。一方面,“保險+養老”模式可帶來保險增量,促進大額保單銷售,有助于高端客戶經營;另一方面,險企資金規模大、周期長,需尋找穩定的投資回報,而養老社區經營現金流穩定,需低成本、大規模的資金支持,資金特征匹配。因此,近年來在老齡化程度加劇、康養市場迎來黃金期、國內政策持續利好的大環境下,泰康、太保、平安等頭部險企紛紛布局“保險+養老”服務生態建設。
大健康醫療產業入股保險企業,亦成為當下“養老+”可持續發展的主流商業模式。2023年1月3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了關于愛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及股東的批復。愛心人壽本次增發3.2億股,全部由新增股東北京新里程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認購。
愛心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保險企業聯手大健康醫療集團,有利于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更將助力“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的國家擴大內需戰略落地實施。新里程健康產業集團和愛心人壽2023年將首先在北京地區建設1000張連鎖化康養床位,包括2家可以提供失智癥和呼吸障礙癥照顧的重癥護理院和6家社區型養老照護機構,將重癥治療、康復醫療、老年病及慢病治療充分結合至養老領域,同時還將在商業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醫療、醫藥、養老、專病、慢病保險及理賠直付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打造“老年病可治療、危重癥可康養、微服務可居家、全支付可保險”的連續服務閉環。
“保險+養老”支持政策加碼
武平平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擴大內需,增強消費能力,支持養老服務等消費,未來養老服務領域的支持政策有望持續出臺,激發消費潛力。多家險企在商業養老服務領域布局已久,憑借保險+健康、保險+養老服務優勢,有望在養老風險管理、康養產業布局等領域實現增量收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王一峰看來,養老保險本身只能單純地為客戶提供金錢上的補充,而真正的養老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健康、娛樂、心理等多方面。因此,養老社區差異化的服務將成為保險公司拓展康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同時險企也可以通過服務促進保險產品的銷售。
新里程健康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入股保險公司后,將結合商業保險支付端優勢,形成醫保+商保更加完整的融合服務體系,有效降低百姓的自費醫療支出,同時將利用新里程互聯網醫療優勢為百姓提供在線疾病預防、咨詢服務、用藥指導及治療康復過程管理,將治療服務延伸到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給付的全過程服務鏈。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認為,銀保監會進一步規范“保險+養老社區”業務,保險公司的參與契合擴大內需戰略規劃,未來有望更深度參與養老事業。《通知》對保險公司銷售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相關內容進行了規定,有助于險企針對客戶需求,開發更多滿足老齡人口的產品和養老服務。同時,保險資金的長期屬性匹配養老社區建設和運營周期普遍較長的特征。
愛心人壽相關負責人認為,多層次、多形態、廣覆蓋的“醫康養保”綜合服務模式的構建,專業機構可以真正解決百姓養老過程中最需要得到幫助的患病、失能、失智、康復問題,而社區覆蓋居家的養老模式,十分契合國家的“9073”養老工程戰略,為百姓主流的居家養老提供社區化醫療及康養幫助。
徐康認為,結合近期監管政策,保險企業布局養老產業需具備更為穩固的基礎實力與更為聚焦的戰略布局,龍頭優勢將更為顯著。預計“保險+養老”將為保險企業負債端經營帶來長期業績增量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