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老年人開始變得駝背了。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衰老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人老了都會駝背”。
但事實上,“彎腰駝背”背后的問題,可能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復雜。
這里,就讓健康榨知機帶大家一起了解,衰老過程中“彎腰駝背”究竟意味著什么 ↓↓
所謂“彎腰駝背”,在醫學上是什么?
其實,這在醫學上叫“脊柱過度后凸畸形”,是一種脊柱疾病,特點是胸椎脊柱前彎過度,導致駝背或圓背的外觀。
圖片來源:123RF
人類的正常脊柱呈“S”形狀,有四個生理曲度,分別是頸椎生理曲度、胸椎生理曲度、腰椎生理曲度和骶椎生理曲度。
這些生理曲度的存在有助于分散脊柱承受的壓力,保持人體平衡,以及保護脊髓和神經根。
圖片來 源: https://commons. wikime dia.o rg/wiki/File:Spinal_column_curvature-ja.svg#File und er CC0 ,健康榨知機翻譯
頸椎生理曲度:位于頸部,包括7個椎骨。它呈向前凸的彎曲,有助于支撐頭部的重量并保持平衡。
胸椎生理曲度:位于胸部,包括12個椎骨。它呈向后凸的彎曲,與胸骨和肋骨相連,共同組成胸腔,保護內臟器官。
腰椎生理曲度:位于腰部,包括5個椎骨。它呈向前凸的彎曲,起到減緩上半身重量對下半身的壓力作用。
骶椎生理曲度:位于骶骨部位,包括5個融合的椎骨。它呈向后凸的彎曲(稱為生理性骶椎后凸),與骨盆相連接,為下肢提供穩定支撐。
人類,是一種直立行走為主的哺乳動物。正常脊柱的生理曲度允許人體在站立、行走、彎曲和扭轉等動作中保持穩定和靈活。
但是,如果脊柱后凸角大于40°,則被定義為后凸過度。
脊柱過度后凸畸形與衰老關系密切。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會經歷退行性變化,如骨密度減少、脊柱肌肉減弱和韌帶的彈性降低,從而導致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發生率增加。
在30歲之前,脊柱后凸的角度平均為20-29°。而40歲以后,脊柱后凸角開始增加,女性的增加速度往往比男性更快。
然而,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會出現脊柱過度后凸畸形。在60歲及以上的社區居民中,目前估計患病率為20%-40%。
只有確定和解決“駝背”的潛在原因,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它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哪些疾病與老年人“駝背”相關?
總的來說,脊柱外形的主要解剖結構是椎體和椎間盤。只要是牽連到這兩個部位的疾病,都可能導致老年人脊柱過度后凸畸形。
1.骨質疏松
這是一種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破壞為特征的疾病,會增加骨折風險。即使沒有骨折,骨質疏松本身也會導致老年人的脊柱過度后凸畸形加速。
2.椎骨壓縮性骨折
上面說了,骨質疏松可能導致椎骨骨折。
這個過程并不像四肢遭遇強大外力時被暴力“折斷”,而更像是被“壓縮”了,所以叫“壓縮性骨折”。
圖片來源:123RF
對于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可能一個咳嗽、一個提舉動作,都能導致椎骨壓縮性骨折。
而脊柱的高度,主要由椎骨決定。事實上,在造成年齡相關性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病例中,椎骨骨折是主要原因。研究顯示,椎骨每增加一處骨折,脊柱后凸的角度就增加約3-4°。
3.椎間盤退行性病變
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會慢慢失去水分和彈性,導致椎間盤變薄。隨著前椎間盤高度的降低,脊柱后凸的角度也會增加。此外,為脊柱提供穩定性的椎間韌帶在衰老過程中彈性也會下降。
這種情況下,椎間盤變薄還會減少吸收沖擊的能力。這顯然會導致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發展。椎間盤退行性病變也是老年人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4.脊柱腫瘤
脊柱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或腫瘤可能會對脊柱神經施加壓力,導致疼痛、虛弱和最終的脊柱畸形,包括脊柱過度后凸畸形。
一些患者不是不能“挺拔”,而是“挺拔”起來會疼。這些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可能是脊柱原發性的,也可能是轉移瘤。
5.術后并發癥
在某些情況下,脊柱及其周邊的手術,并發癥可能會破壞脊柱穩定性,進而導致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發生。
6.強直性脊柱炎
這是一種影響脊柱的炎性關節炎,是引起老年人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少見原因。這種疾病會引起胸椎的楔形變,導致出現異常的胸椎過度后凸。
晚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整條脊柱幾乎都存在畸形:頸部屈曲畸形、胸椎過度后凸、正常腰椎前凸消失、髖部屈曲畸形。還有一些患者出現明顯癥狀的時間較晚。
7.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也會出現“彎腰駝背、身體前傾”的姿勢,尤其是走路和坐著的時候,但他們仰臥時就不再“駝背”了,頸部和軀干可以大部分甚至完全伸直。而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頸背部姿勢是固定的,在仰臥時也不會伸直。
圖片來源:123RF
所以,帕金森病并沒有造成真正的脊柱過度后凸畸形。患者之所以“駝背”,一方面可能是背部肌肉的病理變化、肌張力障礙或肌肉過度活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神經系統中的平衡功能和位置感知功能出現了問題,大腦無法自動提醒身體“站直了”,身體為了自保只能蜷縮著、“小心翼翼”地移動,是一種姿勢障礙。
那么,脊柱過度后凸畸形可能帶來哪些后果?
1.肺功能受損,影響呼吸
研究顯示,脊柱后凸角度≥40°的患者,運動持續時間比后凸角度<40°的人短。
理論上,脊柱過度后凸畸形會影響胸腔的形狀和容積,從而壓縮肺部空間。
肺受壓迫時,肺泡擴張受限,通氣量減少,這可能導致通氣不足,肺部血氧飽和度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出現了持續性低氧血癥,從而引發肺動脈高壓。
2.整體身體機能下降,影響活動能力
由于脊柱的異常形狀,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失衡、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等問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問題可能導致身體逐漸退化,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
3.睡眠障礙
脊柱過度后凸畸形可能導致患者很難找到一個舒服的睡姿。由于脊柱異常彎曲,壓力分布不均,可能使患者在躺臥時感覺不舒服。
此外,如果肺功能受損,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進一步影響睡眠質量。
長期的睡眠質量差可能導致白天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和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4.疼痛
脊柱異常彎曲會造成周圍肌肉緊張、關節受壓和韌帶過度拉伸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背痛、肩頸痛等癥狀。
長期疼痛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還可能限制患者的運動能力。
圖片來源:123RF
5.其他問題
比如,嚴重的脊柱過度后凸畸形會壓迫消化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和吞咽困難,影響吃東西;甚至把食管朝著錯誤的位置壓迫,導致食管裂孔疝;還會增加尿失禁的風險。
上面這些問題相互影響,可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有研究顯示,脊柱后凸程度每增加一級(一個標準差),全因死亡風險就隨之增加。
如何應對脊柱過度后凸畸形?
1.均衡營養
確保攝入足夠的鈣、維生素D,有助于保持骨密度,減少與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相關的骨折風險。
2.定期進行可以增強脊柱肌肉、改善姿勢和促進靈活性的活動
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風險,但是對維持脊柱健康有好處,定期運動本身還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3.早期發現和干預
定期體檢和治療潛在疾病,比如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有助于預防脊柱過度后凸畸形的發生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