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在醫學上叫“痤瘡”,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關于如何祛痘,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方法。近年來,補充營養素祛痘法備受關注,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然而,這種方法真的靠譜嗎?營養素那么多,哪些有用呢?近日,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發表在《美國皮膚病學會雜志》上的一篇綜述給出了答案。
該綜述通過對符合要求的42篇研究論文(涉及3346名參試者)進行分析發現,維生素B5(泛酸)、維生素D、綠茶提取物、益生菌和歐米伽3脂肪酸在治療痤瘡方面有潛在益處。其中,泛酸有助減少面部破損,維生素D、益生菌和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減少炎癥反應,綠茶提取物對去除鼻子和下巴處的痤瘡有一定功效。綜述中還提到,鋅是被研究最多的祛痘營養素,但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大約有一半的研究認為,補鋅有助祛痘,尤其是高劑量時。但在所有營養素中,鋅的不良反應報告率最高,多為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消化不良等。關于維生素A的研究提示,其祛痘效果跟安慰劑類似。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瑩雪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這篇綜述特別有意義,它對現有的證據進行了系統梳理,告訴大家哪些營養素可能對治療痤瘡有益,哪些還存在爭議。但是,大家并不能指望僅靠補充這幾種營養素就能達到祛痘目的。綜述中也多次強調,其用到的高質量研究并不多,期待以后有更多高質量研究,以評估營養素補充劑在痤瘡治療中的作用。也就是說,目前這些證據都很薄弱,補充營養素有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其只能作為一個輔助治療痤瘡的手段。
實際上,防治痤瘡,局部使用維A酸類藥物更高效,且性價比更高。跟藥物相比,補充營養素治療或預防痤瘡的效果非常有限,部分營養素起效的前提往往是超高劑量或需要長期補充,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定隱患。正因如此,國內外防治痤瘡的權威指南中,均沒有把補充營養素納入其中。相比之下,日常護膚注意控油、飲食方面注意控糖、保證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防治痤瘡。
黃瑩雪表示,雖然上述營養素治療痤瘡的證據有限,但有權威證據表明,它們具有其他健康作用,比如維生素D有助骨骼健康,如果曬太陽不足,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改善腸道菌群,如果經常服用治療痤瘡的藥物(有些屬于抗生素),可適當補充;魚油(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心血管健康,有相關風險的人可以適當補充。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營養素不合理補充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潛在負擔,如果想通過補鋅祛痘,需要先評估一下自身胃腸道狀態,是否存在活動性潰瘍等禁忌,以免引發不適;維生素A屬于脂溶性維生素,能在體內蓄積,不能長期過量服用。無論服用哪種營養素補充劑,最好先咨詢專業人員,以免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