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病的診斷一般以成人上臂動脈收縮壓低于12kPa(90mmHg),舒張壓低于8kPa(60mmHg);65歲以上的人收縮壓低于13.33kPa(100mmHg),舒張壓低于8kPa(60mmHg)為標準。根據病因可分為體質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繼發性低血壓等。繼發性低血壓根據發生的急緩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低血壓病,由大出血、嚴重的感染、藥物過敏等引起;一種是緩慢起病,由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液質等引起。
【臨床表現】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四肢酸軟、頭痛、頭昏、頭暈、心前區隱痛或不適、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失眠、神志淡漠、昏迷、少尿,亦可有多汗、面色蒼白、忽熱忽冷、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癥狀。
【灸治案例】
1.艾灸耳壓治療原發性低血壓28例
治療方法:單純耳壓組:選穴為腦、腎、心、屏間、下屏尖。耳廓用75%酒精棉球消毒,選準穴位,用0.5cm2的膠布將王不留行藥籽固定于穴位上,并囑患者多次按壓之,使局部有痛、熱感,每次1耳,每日1次,雙耳交替。加ddaijiu學習更多艾灸知識,艾灸加耳壓組:灸道堂艾灸取穴為百會、足三里,取仰臥位,醫者持點燃艾條在距穴位2~3cm處以溫和灸法施治,注意灸百會時用另一只手按壓患者頭發并自感溫度,以免灼焦頭發及便于隨時調節施灸距離,每次每穴施灸10分鐘,每日1次;耳壓選穴及治療方法同單純耳壓組。以上治療10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3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治療結果: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者為痊愈;癥狀消失,血壓可上升至正常但不穩定者為好轉;癥狀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2組臨床療效比較,單純耳壓組及艾灸耳壓組均有較好療效,但艾灸耳壓組效果優于單純耳壓組。想學習更多艾灸知識,就加ddaijiu,單純耳壓組痊愈7例,好轉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7.50%,艾灸耳壓組痊愈18例,好轉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86%。
2.艾灸治療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治療方法:取穴百會、關元、氣海、足三里。在百會穴以灸道堂艾卷施溫和灸,每次20分鐘;在關元、氣海、足三里穴以艾炷施直接灸,每穴灸5~7壯,灸至穴位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灸時施用補法,即不吹火,待其燃盡后去之,然后手按其孔穴。以上灸治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休息2~3天再行下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治療結果:顯效:立位時收縮壓升高4.00~6.67kPa,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立位時收縮壓升高1.33~3.87kPa,癥狀好轉;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經治療,顯效12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
在施灸時,可以不吹滅艾火,待艾炷自行燃盡,這樣火力溫和持久、徐入緩進、透達深遠,自能循經內達臟腑,使得氣感力可透達,直趨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