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一定要燒熟了再吃,但是也有人說,生肉更好吃、更有營養、更有助于消化。那么生肉和熟肉在營養上到底有沒有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大家好,我是營養師王艷,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起管好它。
有些餐館的名菜是用生牛肉做的,比如塔旦牛排、皮茲堡五分熟,這些食品雖然可能很美味,但都有可能被細菌污染。有人說動物可以吃生肉,為什么不被污染的生肉感染呢?
那是因為食肉動物的胃腸道酸性非常高,胃腸也比較短,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殺滅細菌或排除細菌。而我們人不是食肉動物,人是全食動物,吃的東西非常廣泛,不能只吃肉。所以在人體的消化系統里面,對生肉的消化是有局限的。
另外,很多動物捕食時吃的生肉都是新鮮的,不是儲存過的,新鮮的動物肉造成感染的幾率也比較少。那對我們人來講,生肉就有挑戰了,因為動物的肉在儲存過程中,經常會被細菌感染,各種細菌都會有,如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這時我們吃了,就特別容易感染,甚至造成食物中毒、惡心嘔吐、拉肚子、頭疼等。
那么吃生肉是不是營養更好呢?沒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讓一個人既吃生肉又吃熟肉,來比較他們在營養方面吸收的區別。但是有一點我們是知道的,熟的肉消化吸收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吃燒過的肉比吃生肉,身體能獲得更多的卡路里。
我們很多想減肥的朋友,都喜歡計算食物的卡路里。其實這卡路里不光跟食物本身含多少卡路里有關系,更重要的是食物是否容易吸收,以及食物的處理方式,比如是燒過的還是沒煮過的。所以純粹看一個東西的卡路里,并不能說明你吃進去后能獲得多少熱量。這些都是常識。
不過,在燒的過程中會不會把營養破壞了呢?現在有幾個研究告訴了我們結果。第一個研究是關于牛肉里富含的一種微量元素硒,硒對我們體內產生的谷胱甘肽超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大影響,而谷胱甘肽是我們身體里一個很重要的抗氧化劑。
有人做了動物實驗,找到缺硒的小老鼠模型,給它喂生牛肉和熟牛肉來比較。結果發現,區別非常小,實際上吃熟肉增加體內硒的比例更好一些。
還有人比較食物里面的維生素B12。因為牛肉富含維生素 B12,如果吃 100 毫克的牛肉,就有每天需要的維生素 B12的115%,足夠每天的需要量。有人檢測小老鼠血液里維生素 B12 的水平變化,發現吃生肉和熟肉在維生素 B12 方面沒有區別。
還有一個是看葉酸的變化,葉酸和維生素 B12 有協同作用,我會在以后的內容介紹。這個研究發現,吃生牛肉和熟牛肉的小老鼠,在葉酸水平上的影響沒有差別。
所以,生肉營養更好的說法是有問題的。其實不光是生肉,生魚、生的家禽可能都有類似的問題,特別是在細菌污染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還有的朋友說,我不吃生的,吃半生不熟的。
比如去餐館吃牛排,會問要嫩的、中等嫩的,還是完全煮好的。其實嫩的也是燒過的,中等嫩的燒得更多一些,完全煮好的就比較熟了。總之,越熟的話,對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低。當然,如果太老了,也會影響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