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者上了年紀的人都出現耳朵有問題,比如耳鳴,這就是身體在提示預警,你的肝膽,腎有可能出現問題。
《靈樞·脈度》說:“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為藏精之臟,腎精充沛,則髓海有余,耳竅濡養有給,表現為聽力聰慧。
刺激“手腳耳”部的穴位,就會對相對應的五臟六腑產生治療和調理作用!
耳朵可以艾灸嗎
答:當然可以的啦!艾灸雙耳治療能溫經散寒、溫養五臟、運行氣血,尤其適宜虛寒證和痹痛證,長期施灸可延緩衰老,但不適合耳部有炎癥或損傷者,如張景岳曾說:“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只有之耳”。
艾灸耳朵,通暢全身氣血
那么,艾灸是如何幫助人體通暢全身氣血的呢?
疏通全身經絡
中醫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的說法,因此,耳灸一次相當于通調全身經絡筋脈、打開全身氣血開關,讓人氣血暢通、精神振奮。
改善虛寒痹痛
耳朵雖小,卻因其聯系多條經絡,與四肢百骸緊密相連。因此,耳灸可以祛除全身寒濕瘀阻、行氣活血、溫養五臟,特別適宜虛寒證和痹痛證。虛寒改善了,痹痛祛除了,氣血也就更加通暢了。
疏通局部淋巴
耳灸不僅能疏通耳前淋巴、耳后淋巴、耳下淋巴,還能疏通頸部三線淋巴、鎖骨淋巴、腋下淋巴。淋巴疏通之后,氣血循環更加通暢,毒素就會及時排出,就會睡眠好、精神好、氣色好,像痤瘡色斑、膚色晦暗、肩頸酸痛等毛病都會得到改善。
治療各種疾病
有一種說法叫“病從瘀中來”,氣血瘀滯時間了,人就會生各種疾病。耳灸在通暢全身氣血的同時,能讓身體的各種不適癥狀乃至慢性疾病逐步改善,這些不適癥狀及慢性疾病在得到改善后,又會反過來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供血供氧。所以,這是相互作用的關系。
耳朵應該如何艾灸呢?
灸耳垂
耳垂一帶,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耳穴與人的頭腦、面頰關系密切,經常艾灸耳垂,可以美容養顏、醒神健腦(因為艾灸可以促進腦細胞運動,刺激腦垂體平衡激素分泌,增加大腦供血供氧)
灸耳窩
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耳穴都在耳窩里,對耳窩里的各點進行艾灸,能調和五臟,幫助五臟排出毒素。
灸外緣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對應于人的四肢。一般肢體健壯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緣比較寬大;肢體瘦小的人,耳廓外緣就相對窄小。長期艾灸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灸三角
耳朵上的三角區就是三角窩、對耳輪下腳和耳輪與三角窩相鄰的部分,它對應于人體的泌尿生殖系統,還有交感、神門兩大要穴。灸這個區域,可以滋陰補腎,還能調整體內植物神經,調節排泄機能。
灸耳背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于捏脊,可以調暢氣血,調節血壓。
灸全耳
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艾灸之后,還要灸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剛剛艾灸的部位氣機更加順暢,通達全身。艾灸過后,如果覺得耳朵發燙,渾身充滿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說明效果達到了,全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都得到了一次鍛煉和清洗。
耳朵的這些狀態預示不同的病
1 、腎精不足:耳鳴(蟬鳴和嗡嗡響)。蟬鳴就是像知了叫一樣,這是大虛之證,主要是因為腎精不足;轟轟響就像耳朵里成天火車隆隆開過,這是實證,主要是三焦不通,是內部火太重造成的。
冠心病:耳垂皺,耳褶。
2、高血脂與脂肪肝:耳朵紅厚,耳垂上翹。
3、腦血栓:耳鳴(突然間),伴有劇烈疼痛。
4、外耳道毒菌:耳內瘙癢。
5、動脈粥樣硬化:耳內濕性過大。
6、糖尿病:耳垢增多;耳廓干枯焦黑。
教給大家一套耳朵美容法
現在流行的耳朵美容法,其實就是根據上述中醫原理,沿著耳骨進行點壓和按摩。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健耳操,長期堅持,能夠收到抗衰、保健、美容的效果。
搓耳法:雙手掌輕握雙耳郭,先從前向后搓 49 次,再從后向前搓 49 次,使耳郭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紅熱感為度,每日早晚各 1 次,搓后會有神清氣爽。容光煥發的效果。
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后,還應搓相應區域,如高血壓患者,用拇指搓耳輪后溝,向下搓用力稍重,向上搓用力稍輕;低血壓者,用力程度恰好相反而搓之。
捏耳法:運用拇指、食指輕巧而有節奏地捏壓耳垂的正中區域,每日 2-3 次,每次 1 分鐘,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美容,又能增添雙目的神采。
為什么現在“面診、耳診、手診”這么流行,也就是這個原因;經常泡腳的艾友,那就更不用說了;生物全息理論,簡單點理解就是“一葉知秋”。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聯系中,以腎開竅于耳、心寄竅于耳、脾主升清以充養耳、肝膽之氣影響耳的理論最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所以常搓雙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
你刺激“耳”部的穴位,就會對相對應的五臟六腑產生治療和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