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過后,將正式進入“三九”,可以說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做好身體的調養,做好季節的轉換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堅持適量的運動,飲食也要多加注意,那么,在三九寒天吃什么可以讓你不再感到寒冷?我建議可以多給家人吃“五高”的食物,這些食物能夠很好地為身體提供能量,讓自己身體從內到外暖起來,助你平安度過三九寒冬。
1、“高蛋白質”的食物
2、“高維生素”的食物
冬季要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A、B、C、D、E的食物。維生素對于提高身體的抗寒力很有幫助,比如維生素A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B族維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謝,維生素E可以使血液循環順暢等。因此,日常飲食中可以搭配食用粗雜糧、綠葉蔬菜、水果、堅果、胡蘿卜、南瓜、以及乳制品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飲食的單一,有助于身體抗寒保暖。
3、“高碘”的食物
甲狀腺素是維持身體機能代謝和保持溫度的重要激素之一,影響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神經和肌肉功能。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一旦碘的供應不充足,人家會感到寒冷。日常中的海產品,比如海帶、紫菜、發菜、干貝、青口等都是含碘量高的食物。海帶可以煮排骨、豬腳,味道很不錯,又有營養,紫菜可以做紫菜蛋湯,常喝能有效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
4、“高鈣”的食物
冬季,由于光照不足,加之運動量急劇減少,人體很容易缺鈣。而鈣在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以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也要多注意鈣的補充,能夠協助身體的御寒機能。富含鈣質的食物主要包括芝麻、牛奶、奶酪、海帶、紫菜、海參、蝦等海產品,經常食用也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5、“高鐵”的食物
鐵元素是機體御寒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這種物質能夠幫助促進血紅蛋白的形成,能給身體補充營養和能量,保持面色紅潤,也就不那么容易怕冷了。如果血液中鐵元素含量不足,人們對寒冷耐受力就會變低,尤其女性相對于男性來說更容易缺鐵,容易貧血。所以平時多吃點富含鐵元素的食物,還是很有幫助的,例如:黑木耳、牛肉、牛奶、豬血和豬肝等動物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