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分年齡,不管對于年輕人來說,還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每天的鍛煉都可以給身體健康帶來益處。當然,也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到了老年時,腿腳的不靈活,只能做緩和的運動,如平時打打太極、鍛煉下胳膊腿腳等等,可為什么經常運動的老年人,反而容易生病呢?
多半的原因,都是因為老年人運動的方式不對,從而給身體帶來了負擔,嚴重的情況下,還容易誘發疾病。
那老年人運動有哪些講究呢
老年人運動要注意的方面1:要熱身
不光是老年人在運動之前不喜歡熱身,還有年輕人平時跑步也沒有熱身的情況。在這種因素之下,身體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開始了大量劇烈的運動。
反而會讓基礎代謝較慢的老年人不適應,對于血壓高的老人,如果在早上選擇晨練的話,還容易對病情不利,甚至是誘發更嚴重的心梗、腦梗。
如果老年人選擇在早上運動的話,最好吃完早餐,在做運動前適量的做熱身運動,是正確的運動方式。
老年人運動要注意的方面2:要適可而止
有的老年人總是礙于面子,會經常跟旁邊的人比拼走路步數。特別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說法,“日行一萬步”。但這種方式并不適合所有的老年人,如果你現在的身體情況,已經處于腿腳不方便的狀態了,還總是強迫自己每天走一萬步。
還容易傷害的膝關節,甚至是誘發關節炎等情況。
老年人運動要注意的方面3:運動后不拉伸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也要做拉伸。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選擇做有氧運動,運動后的拉伸就十分重要,能夠緩解運動后肌肉的酸痛。尤其是對于體內缺鈣,有骨質疏松的老人,更要注意這些小動作。
老年人運動要注意的方面4:蛋白質的補充
按照我國的膳食指南來看,對于50歲以上的人,男性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含量要在60g,女性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含量要在50g。如果你每天補充的蛋白質含量都不足,反而經常的做運動。
經常處于消耗的狀態,反而容易讓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增強多種疾病的發生概率。如長期的蛋白質不足,容易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甚至是出現貧血、降低機體抵抗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