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會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從而導致過早死亡。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聯合發表在《歐洲心臟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即使不增加跑步、快走、騎自行車、游泳,甚至爬樓梯等中度至劇烈的體育活動時間,把部分久坐時間替換為睡覺時間,也可以降低久坐的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納入了6項研究中的15253名參與者數據,平均年齡53.7歲,大多數是非吸煙者,自我評價健康狀況良好,沒有服用降脂、降壓或降糖藥物,絕大多數沒有心血管疾病史。平均而言,參與者每天睡眠時間為7.7小時,久坐10.4小時,站立3.1小時,低強度體力活動1.5小時,中等強度體力活動1.3小時。研究人員就參與者們24小時的運動行為(睡眠、久坐、站立、低強度體力活動、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與六種心臟代謝結局(體重指數、腰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之間的關聯,進行了研究分析。
結果發現,每天只需將30分鐘的久坐換成30分鐘的睡眠,就可以使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下降0.43 千克/ 平方米,腰圍減少約1.75厘米。研究還發現,用等量的站立或輕度活動(如步行)代替30分鐘久坐,在減肥和減少腰圍方面也有類似益處。此外,活動強度越大,越有利于降低久坐的負面影響。當人們用半小時的中等強度到劇烈運動代替久坐時,益處最顯著,體重指數下降0.63千克/平方米,腰圍減少了2.4厘米。研究作者指出,雖然該研究發現將久坐時間換成睡眠可以改善體重和腰圍,但對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等血液標志物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北京老年醫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醫師劉宏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小睡30分鐘可以降低久坐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可能和現代人普遍存在睡眠不足有關。多項研究證實,充足的睡眠可以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同時有助減輕體重和腰圍,從而改善血脂、血糖、血壓等指標水平。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晚增加1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可以幫助人們將每日卡路里攝入量減少270卡路里。反之,睡眠不足會影響激素水平的分泌,促進食欲,讓人越吃越多。一項薈萃分析指出,睡眠時間每減少1小時,肥胖風險就會增加9%。另一方面,睡眠充足的人久坐時間也會減少。這些人更有意愿運動,日常精力往往也較為充沛,出現精神衰弱、抑郁焦慮情緒幾率降低,從而減少久坐的不利影響。
“用小睡來替代久坐的辦法,主要適用于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8小時的上班族或勞動人群。”劉宏建議,睡眠不足的人群每天中午可以午休30分鐘。但不建議老年人午休,尤其是本身睡眠時間已經過長的老年人,或者夜間失眠的老年人,午休反而增加夜晚入睡困難、早醒等睡眠障礙。除了中午小睡外,久坐人群每隔1小時還要起身活動一下,喝點水、伸個腰,甚至散散步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的劇烈運動,都可以抵消久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