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發布的“2024中國最美縣域榜單”,鎮坪縣榜上有名。這是“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布以來,鎮坪連續六年入選,為鎮坪助推全域旅游發展與區域經濟振興再添新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鎮坪旅游熱度也達到新峰值。雖受不穩定天氣因素制約,但旅游人氣不減,游客接待量、旅游營業收入均創新高。高質量發展的的背后,離不開交通環境的改善與提升。
鎮坪地處陜渝鄂三省交界處,南連長江三峽,北融秦巴漢水,素有“自然國心”、陜西“南大門”、安康面向重慶的“門戶樞紐”之稱,是“中國長壽文化之鄉”“中國天然氧吧”“中國綠水青山生態宜居示范縣”。境內高山草甸蜿蜒延綿、原始森林遍布山脊、險灘疊瀑環接河溪,春觀百花秋賞葉,夏乘涼風冬賞雪,是一幅移步換景的山水畫卷,蘊藏著“巴山秘境”的奇幻,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鎮坪生態康養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在歷史上,因受交通環境的制約,優質的旅游資源沒能得到有效開發,美麗的旅游景點也鮮有人踏足。
隨著安平、平鎮高速公路的貫通,從安康到鎮坪車程從4個多小時縮短到了1小時以內。尤其是去年12月4日巫鎮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打通了陜西和重慶的山水阻隔,使巫溪至鎮坪的車程從以前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讓安康與巫溪的距離也“近在眼前”,早吃安康蒸面、午品巫溪烤魚、晚飲漢江富硒水的愿望變為現實。巫鎮高速的通車,也讓鎮坪縣曙坪飛渡峽4A景區、鐘寶鹽道小鎮、牛頭店長壽康養園、城關鎮大湖溪等長壽康養福地由“養在深閨”成網紅打卡“新寵”。
總投資1512.6萬元的牛頭店鎮國慶村一組通組路,也是通往鎮坪欣陜現代農業園區的道路,與省道102相接。該路串連了杜鵑花海、琵琶島、小石山居、天星寨森林氧吧等9個景點,同時也貫通了2000畝茶園示范基地、5000畝黃連基地。項目建成后,打通了國慶村發展的瓶頸,“山下茶園、山中康養園、山上藥園加森林公園”的立體融合產業發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同時,通過土地林地流轉、勞務務工等方式,累計兌現土地林地流轉資金62.2萬元、分紅55萬余元,年發放工資300余萬元,帶動1300余戶4000余人從中受益,戶均增收3200余元。
同為鎮坪欣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的牛郎山文旅開發項目,依托國慶村一組通組路,修建盤山公路、景區大門、停車場、觀景臺和2個特色民宿10個集成民宿,建設碾凹接待中心、藥膳康養體驗園、曬金坪養生園、天星寨養心園和中藥材種植基地、碾凹露營基地、長壽文化研學基地、鷹嘴崖探險基地,發展康養旅游,刺激周末經濟、民宿經濟、茶旅經濟發展,實現春季觀花、秋季賞葉、夏季避暑、冬季看雪。雖然還沒有正式營業,但清幽的環境、雅致的房舍、相得益彰的格局設計,每天都要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儼然成為一處“網紅打卡地”。
位于巫鎮高速鐘寶出口0.8公里處的舊城村農家民居體驗館,以“山水游養、氣候怡養、醫藥療養、食品滋養、文化靜養”為發展理念,整合本地民居閑置房源等資源,通過交通區位優勢引領生態資源向生態康養旅游經濟轉化,現已建成標準民居12家,計劃再帶動發展農家民居30戶以上,形成初具規模的農家民居體驗集群,發揮鎮坪向南開放橋頭堡作用,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年增收3萬元以上。
因路興業,因路業興。鎮坪縣公路總里程84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8公里、國道59公里,省道68.5 公里,農村公路659公里。以平鎮高速路、巫鎮高速、國道541、省道102為骨架的對外交通“大動脈”連接南北、暢通陜渝,向北跨入安康“一小時經濟圈”,向南融入“成渝經濟圈”。先后獲得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及“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稱號,“郵快合作+一點多能+快遞進村”物流品牌是陜西唯一獲得交通運輸部命名縣。
近年來,鎮坪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良好的交通環境,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產業強縣、創新興縣、開放活縣”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徑,持續實施“旅游+”“富硒+”戰略,全力打造生態康養旅游精品工程,有效促進交通優勢、特色產業、生態產品與康養旅游的有機融合,逐步進入生態康養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