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對比 排名推廣 意見反饋 聯系我們
最近搜過的康養資訊詞
相關熱搜榜
2023-08-17 293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氣血運行于全身的通道。經絡上分布著許多穴位,日常可通過拍、打、推、按經絡等不同按摩方式,從而達到通經活絡、平衡陰陽、調和臟腑、強身健體的保健目的。可是,經絡養生方法眾多,…
2023-08-17 245
“對穴”是指2個穴位的配伍使用,其性能上具有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的有機聯系,能夠調節氣血、提高臨床療效。中醫有八組天生“對穴”,搭配運用,輔助調病效果好。1.百會、涌泉。百會穴位于頭部頂端,屬督脈,為諸…
2023-08-17 281
一到夏天就聽到好多朋友紛紛傾訴自己的出汗煩惱:“妝容掛不住、全身濕答答、滿身汗臭味,簡直受不了,如果沒有汗就好了。”為了不出汗,很多人想出了各種辦法,一天到晚躲在空調房里、涂止汗露、噴冰涼噴霧,就…
2023-08-17 374疾病預防
通,在人體的表現是上下、左右、內外、表里、氣血、陰陽互相貫通,通過經絡的作用達到和諧,這就是健康。“健”字,中文的解釋是強、有力;“康”字反映的就是五個方向的道路通暢。《爾雅·釋宮》曰:“一達謂之…
2023-08-17 248疾病預防
人們常說“心靜自然涼”,對健康而言也是如此。中醫認為,“心神安則身體健”。心主血脈,它就好比人體的“發動機”,能夠推動人體血液正常運行。所謂“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養生的關鍵在養心,心定…
“他的號不是難搶,是非常難搶!”這是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門診走廊里,病患們互相交流常常說的一句話。“我有個原則,如果患者是長途跋涉從外地來中山看病,我怎么樣都要想辦法給他加個號。”這是廣東省名中醫、…
2023-08-17 271
天一熱,游泳、戲水成了熱門項目,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耳朵進水了。于是想盡辦法把水甩出來,但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耳朵悶塞、聽力下降,部分人還會出現中耳炎。下面是很多人常用的耳朵“排水”方法,需謹慎…
2023-08-17 244
兒童皮膚有一定的特殊性:角質層、表皮比成人薄,天然保濕因子較少,皮膚滲透性較高易干燥;皮膚易激惹、易被感染;汗腺對熱刺激反應不靈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名譽主任馬琳表示,這就決定了…
2023-08-17 208
古語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隨著季節變化,很多人容易感到疲勞和困倦。鮮為人知的是,容易疲勞有可能是缺乏某種營養素的信號,比如鉀。鉀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心臟跳動、神經…
2023-08-17 264
俗話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從中醫角度看,苦味食物屬于寒涼之品,有清熱瀉火、祛暑燥濕、生津開胃之功,非常適合在炎熱的夏季食用,以下4種尤其值得推薦。苦瓜。這是最典型的苦味食物,有“藥用蔬菜”的美稱。…
2023-08-17 262心理
在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中,小男孩匹諾曹一說謊,鼻子就變長。我們都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于種種原因會撒謊。近日,《基礎與應用社會心理學雜志》刊登的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人日常談…
2023-08-17 152健康養身
“梢者,末也”,在中醫看來,人體末梢與臟器是相互關聯的。人體末梢強健,說明機體組織、臟器功能健全,經筋脈絡暢通,營養狀況及血液循環良好。反之,則為健康不佳或不健康的表現。中醫學認為,指為筋之梢,舌…
2023-08-17 307健康養身
臨床門診中,很多患者會問,“大夫,貧血是不是氣血不足啊?”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貧血和氣血不足是兩個不同體系的概念。我們日常所說的氣血不足是中醫概念,泛指臟腑之氣或血液不足以及氣血的濡養功能減退,不能…
2023-08-17 258健康養身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咳嗽不嚴重,大家都會認為這種“小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甚至有些患者咳嗽比較嚴重了,也選擇不吃藥硬撐。但這樣對嗎?首先,我們還是得先辨明咳嗽的原因。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哪些咳嗽在臨…
2023-08-17 241健康養身
自入夏以來,因為貪涼而感冒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更有不少人感冒后出現發熱的情況,燒得渾身無力,十分不舒服,該怎么更好地退熱?首先我們要知道,發熱其實是人體有益的保護機制,尤其是在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時…
2023-08-17 403健康養身
夏季多濕熱,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目前西醫治療以對癥緩解癥狀為主,濕疹和單純皰疹復發率高,帶狀皰疹遺留后遺神經痛的可能非常大。中醫治療強調整體辨證,內服外治結合,優勢明顯。從臨床看,夏季最易高發三種…
2023-08-17 270健康養身
肺病是常見病、多發病。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呼吸道疾病的發病人數均超過1億人,并且逐年上升。其中,身體素質較弱、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兒童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由于大氣污染、吸煙、人口老齡化及其他因素,慢…
2023-08-17 288健康養身
人們往往會覺得南方多雨多濕,其實北方也一樣多濕。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人體最怕濕邪。濕氣過重時,會對人的健康狀況產生嚴重影響。濕邪有內外之分,外濕…
2023-08-17 452
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癥狀,如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有可能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緩解,對身體沒有影響。但有的人麻木后長時間無法緩解,這種情況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疾病信號。麻木是肌膚的一種感…
2023-08-16 319
今天才知道,黑豆這樣吃最營養,比補藥還好,方法簡單,一學就會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客服郵箱: gmky168@163.com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